第六章 考察(第2/3頁)

桌子前圍的人分別是幾個旅長,其中有蔡鍔、唐繼堯、馮玉祥、李烈鈞等這些人都是衛戍軍中年輕一代的代表人物,也是一群火箭式提拔起來的軍官。這四個人都是楊志和沈一陽手下第一旅的軍官,其中蔡鍔是第一旅旅長、馮玉祥是副旅長、唐、李分別為正副參謀長。由於第一旅存在一個軍官普遍年輕的現象,沈從雲親自授命“青年近衛旅”。

雖然說這些年輕人都非常的有才華,可是楊志和沈一陽,心裏都有點納悶,沈從雲為啥這麽看重這些年輕人,德國留學三年後回國,沒幾年就快掛上將星了。事實上楊志和沈一陽也就大這群人兩三歲的樣子,不過楊志和沈一陽是經歷過日俄戰爭的鐵與血的考驗的,很自然的對這群從沒經歷過戰爭的年輕軍官們,多少有點不太信任。

要放在別的部隊,這些人想升的那麽快,幾乎是不可能的。各軍區的主官,誰會放著大把經歷過戰爭的軍官不用,用這些年輕人。也只有在直屬與沈從雲的衛戍軍,才會有這種大面積的破格提拔的事情發生。

楊志和沈一陽,放在真實的歷史上,那才叫籍籍無名呢,比起這幾位那可沒法比。沈從雲是穿越回來的,自然知道這些人的才幹。假如把第一旅的全體軍官花名冊放在一個喜歡歷史的現代人來看,那才叫震驚呢。第一旅裏頭太多熟悉的名字了,李宗仁、白崇禧、薛嶽等等,可謂將星雲集。(注,本來還想抓幾個我黨我軍著名將領進來了,想想還是算了,怕被河蟹。)

楊志和沈一陽對視了一眼,悄悄地走了過去,只見桌子上擺著一張地圖,幾個人正在地圖上指來指去的,小聲的議論著什麽。

“你們在討論什麽?”沈一陽笑眯眯的上前問話,低著腦袋在議論的四個人,一擡頭看見是兩位師長官,同時站起立正敬禮。

“報告長官,我們在德國觀看德軍的演習後,曾與德軍的一些軍官私下交流過,他們自信的認為,一旦歐洲爆發戰爭,德軍最多用兩個月,就能擊潰法軍,迫使法國投降。這一點和政訓部整理下發的《現代戰爭可能出現的模式》一書中闡述的觀點差別很大。所以,我們剛才對著地圖談論這個可能性。”蔡鍔大聲回答。

手下的軍官如此鉆研業務,沈一陽和楊志也頗為滿意,於是互相看看,各自拖把椅子坐下,楊志道:“一起談一談吧,說一說你們談論的結果。”

見四人依舊站著,沈一陽擡手笑道:“都坐下說吧。”

蔡鍔等人互相看看,最後還是蔡鍔開口道:“兩位長官,我們對照了一下《現代戰爭可能出現的模式》一書,發現德軍目前存在一種盲目樂觀的可能性。”

“哦,說的具體一點。”楊志笑道。

“我們以為當今的歐洲已經和十年前不一樣了,速射炮和自動武器的大量裝備,塹壕戰的產生,從軍事角度上來說速戰速決的可能性已經很小了,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同盟體系的建立,一個國家遭到重創,他的盟友無論從哪個角度出發,都會出兵援助。這樣一分析,歐戰一旦爆發,結果只能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蔡鍔的這個分析結果,很大程度上受了《現在戰爭可能出現的模式》一書的影響,這本書是沈從雲親自監督並撰寫了一部分稿子,由政訓部出面,結合日俄戰爭的一些戰例編寫而成,然後下發到部隊的各級軍官手裏。

沈從雲憑著對歷史的超前理解,對未來的戰爭模式可以說了如指掌。拿出來的觀點自然是很有說服力的。當然了,這些觀點也就是中國軍隊的軍官們能接受,在他們看來沈從雲是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的,所以沈從雲親自監督編撰的書,其中的觀點對軍官們的影響之大,可想而知。德軍方面因為中國軍隊中大量德國軍人的存在,這本書也是能看的到的,看到並不等於就能接受不是?普法戰爭將法國人踩在腳底下的德軍,哪裏會把法軍當盤菜?心理上的巨大優勢,自然對沈從雲提出的觀點有所保留了。

“我們在德國的時候,也和一些德國軍官爭論過這個話題,他們一致認為,法國陸軍只是二流軍隊,英國、俄國的陸軍,只能算是三流軍隊,一旦遭遇德軍必將遭遇慘敗。所以,他們非常有信心打贏戰爭。”馮玉祥插了一句,李烈鈞也忍不住接過話道:“德國軍隊中存在一個普遍的觀點,他們認為俄軍連中國軍隊這個德國的學生都打不過,實際上可能連三流的軍隊都算不上。”

楊志和沈一陽聽的也來了興趣,屬下能有這種態度,心裏都非常的高興,不由的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觀點,討論很快就變得更加熱鬧起來。

北京,總統官邸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