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真安靜啊

《是民主還是獨裁?》美國的《華盛頓郵報》,以這樣的一個標題,發表了一篇署名的評論文章。大致內容就是沈從雲在掛民主的羊頭,賣獨裁的狗肉。文章針對憲法賦予沈從雲終身大總統一規定大作文章,抨擊沈從雲表面上在推行民主治國之道,實際上是換了一件民主的外衣,繼續當皇帝。國內的議會兩院,表面上看起來有監督、彈劾總統的職權,實際上對沈從雲這個總統沒有任何的約束力。沈從雲推行的民主,完全是一種赤裸裸的欺騙。

這篇文章的作者南山閑人,國內的很多人都非常的熟悉,一個曾經在國內報界風雲一時的人物,只是不知道此閑人是否彼閑人罷了。

文章提出了一個問題,當今的中國,是否需要正真意義上的民主?南山閑人以自問自答的方式道:“毋庸置疑,只有民主的制度才能徹底的救中國,而要做到真正的民主,就必須廢除終身大總統制度,即便是第一任總統也不能例外。作者是這樣分析的,沈從雲出身國家社會黨,終身制總統必將導致國家社會黨長期的執政,一個政黨長期的執政,必將導致權利失去監控,只有多黨聯合執政,才能有效的監督權利。”

文章還說,中俄戰爭實際上是一種獨裁的產物。在當今中國百廢待興的局面下,選擇用戰爭的方式來解決中俄之間的爭端,無疑是一種失當的行為,這一戰爭將大大的延緩中國經濟發展的腳步。

整篇文章的語氣還是相對客氣的,對沈從雲黨政以後,大力推行學習西方先進模式的改革,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文章更主要的還是表示了一種對未來的擔憂,一種對未來權利失去控制,國家將被帶上何種發展方向的擔憂。

這樣一篇文章由國內的《時務報》轉載後,擺在沈從雲的面前時,沈從雲正在北上的專列上。文章的作者是誰,沈從雲心裏非常明白。真實歷史上,清朝被推翻之後,中國在所謂完全民主的整體下,出現的是軍閥割據的混亂局面。面對作者的擔憂,沈從雲更多的感覺是一種感慨,事實上在歷史上,此君不也表示了在民國的初期,獨裁還是必要的麽?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不正是此君在國內到處砰的頭破血流之後的體會麽?

沈從雲在思考的時候,柳婷總是安靜的坐在對面,默默的看著夾在沈從雲手指上的卷煙冒著裊裊的青煙。沈從雲低著腦袋看報紙時,眉頭有時微微輕蹙,有時嘴角微微的笑,怎麽看都和嚴肅不沾邊。表現出來更多的是一種自我意識的行為和表情。

“大人,您怎麽看這篇文章?”沈從雲放下報紙,端起茶杯喝茶的時候,柳婷不失時機的開口問。

“民主和獨裁,這要看中國的國情而定。當前的中國,剛剛從整體上擺脫了封建模式。中國的轉型和西方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制度的轉型,明顯是有巨大的差異的。集中表現在西方是由內而外,由下而上的全民要求。而中國呢?漫長的封建鎖國政策,滿清數百年的愚民奴才統治,即便是所謂的國家精英,那些通過讀書獲取功名的人,又有幾個正真了解世界,真正知道該怎麽去做,才能挽救中國的命運?說句不客氣的,整個中國在五年前,真正睜開眼睛去看世界的,屈指可數。所以說,中國當今的變革,事實上是一種由外力的擠壓下的產物,國門是被人家用大炮敲開的。中國的民主進程,要想在短期內用最快的速度去推進,只能是由外而內,自上而下去推行。如果只是簡單的改一改政體的形式,而不挖封建主義的根子,導致的結果只能是國家的動亂,長時間的動亂。”

“您打算怎麽回應這篇文章?”柳婷似懂非懂的點著頭,目光中充滿了一種崇拜和依戀。

“呵呵,怎麽回應?我可沒時間和他去鬥嘴皮子,還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去做呢。至於鬥嘴這種事情,國內有的是書呆子去做。”沈從雲一笑置之的樣子,在柳婷看來很有一種超然於世人之上的味道。

“我能把您剛才的分析發表到報紙上麽?”柳婷接著問,沈從雲想了想笑道:“還是不用了,你這一發表,不就等於我和他幹上了麽?這個作者見識還是有的,出發點也是好的,可惜對未來和中國的國情,多少有點盲目樂觀了。總以為照搬西方的制度,一切就都OK了。假設我和他一樣,沒有先期打造一支強大的軍隊為後盾,你覺得國家改革的進程能夠如此順利麽?盡管這個國家需要什麽?百姓需要什麽?我比他們更了解。但是光靠一張嘴巴去說,任何當權者都不會買賬的,這一點戊戌變法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光靠嘴巴的變革,最終要落個人頭落地的下場。”

“《時務報》,不就是當初強學會辦的報紙麽?主編梁啟超先生,不正是一直叫囂著君主立憲的康某人麽?您說《時務報》轉載這篇文章,是不是別有用心?”這個問題比較敏感,沈從雲聽了不由的苦笑起來,指著柳婷道:“你這丫頭,還真的口無遮攔。我可不想搞文字獄,你的問題我拒絕回答。我只能告訴你,對於各種言論,只要不是攻擊國家和反政府,我都不會幹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