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自從沈從雲這個名字出現在報紙上,出現在世人的眼簾內以後,伴隨著沈從雲發生的消息,沒有一條不是震動全國的。尤其是一條又一條的抵抗外辱的勝利消息,似乎讓人們已經習慣了,只要沈從雲對外作戰,就不會失敗。

老百姓是現實的,不是活不下去了,誰當皇帝誰當權,他們才不會在乎。真正在乎沈從雲存在的,是知識分子階層,也只有他們,才會去思考這個國家對內對外發生的一切。而老百姓,則更在乎的是,沈從雲當權之後,聽著提氣的消息是一條接著一條。最近又打的東洋鬼子連連敗退,大街上到處貼著的新聞紙上,說的就是這些事情。

北京城的茶館裏,一切都恢復平靜後,生活照樣繼續著,閑談照樣繼續著。

“誒,聽說了吧?怎麽新朝的水師,都打到東洋人的家門口去了,東洋人愣是不敢出戰,就這麽著還讓水師給從老窩裏揪了出來,一頓好揍。”

“咋沒聽說呢?墻根上的新聞紙上每天都有人在那念給大夥聽,不過念的那個人說,這叫報紙。念報的人還說了,東洋鬼子可不是啥好東西,甲午年間在遼東,殺了我們好多人。旅順口,你知道不?全城的人叫殺剩下36個,留下的還都是為了搬運屍首留下的。”

熱鬧的茶館裏,因為這句話頓時陷入一片沉寂之中。一會突然有人一拍桌子道:“奶奶的,咱平頭百姓不知道的是事情多了。如今這新朝叫啥共和國,在天下大事上,倒是對咱百姓說的挺多的。昨天報紙說一個消息,那個叫啥部來著的,也就是過去的管趕考的,要停止科舉考試了。”

“砰!”一聲拍桌子的聲音,一個書生打扮的中年人,悲憤無比的站了起來,搖晃著指著紫禁城的方向喊:“沈逆,你斷了天下讀書人的前程,你不得好死。”

茶館裏的店小二,立刻拎著茶壺沖了過來,連忙拉著讀書人的手往外勸道:“趙秀才,你行行好,別在小店裏說這些個。”

“小二,讓他說。”突然冒出一個威嚴的聲音來,打斷了小二的勸說。

“客觀,您面生的緊。您是不知道啊,雖說這如今的新朝,對百姓談論國家大事不怎麽管束,可是趙秀才說的話也太那個了,傳出去咱這小店扯不清關系啊。”掌櫃的立刻從櫃台裏出來,給插話的人連連鞠躬。

那人淡淡的笑道:“不礙事的,報紙上都有人對停止科舉說三道四的,也沒見報紙倒黴?街坊鄉裏的說說,怕啥?來,給熱上兩壺好酒,我要請這位趙秀才喝酒閑談。”

說著男人沖趙秀才拱手道:“趙仁兄,給個面子如何?”

趙秀才生了一副青白臉,瘦的一陣風能吹倒似的,穿的也顯得有點寒磣。擡眼看看那人目光倒也真切,一咬牙做到對面拱手道:“這位仁兄看著也是讀書人,如此多謝了。”

店小二無奈的瞅了瞅掌櫃,掌櫃的值得苦笑道:“還不趕緊去備酒菜?”

三杯老酒下了肚子,趙秀才的臉上泛起了一絲的紅潤,在掌櫃有點擔心的目光注視下,請客的中年男人笑道:“趙仁兄,《新京晚報》上刊登的消息,我有看過。雖說的是提倡新學,但以往的讀書人,也可以到教育部下面的辦事處備報一下,可以安排工作麽?對那些飽學大儒,不也可以進入國學館繼續做學問麽?實在不濟的,不是還可以去報考政府公務員!難不成仁兄沒有被安排?”

“安排倒是安排了,讓我到新的西式小學裏教國文,一個月兩塊錢的薪水。”趙秀才紅著臉說到。

“哦?如此在下倒是奇怪了,怎麽仁兄還有沈逆斷了讀書人前程一說?”

“這位仁兄,您想想看,這天下有多少讀書人?科舉取士是千百年的老規矩了,過去讀書人金榜題名後,就能做官了,如今呢?你說這停了科舉,讓這滿天下的讀書人,還能有啥盼頭?我倒還好一點,東街頭的郭老爺子,聽說聽了科舉,一口氣沒續上,歸西了,郭老爺子是在下的啟蒙恩師,苦讀了一輩子,甲午年間才中的秀才。您說這千百年的老規矩,怎麽敢說變就變?”趙秀才說罷,那人微微皺眉道。

“趙仁兄,科舉取士之說,自隋而起,不是盤古開天辟地那會就有的吧?規矩是人定的,千年來讀書做官是鐵律。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這條規矩,放在今天,他還合適麽?前清倒是遵循這條規矩了,怎麽叫洋人的槍炮打了個千瘡百孔呢?說到底是規矩不合時宜了,也該到改一改的時候了。國家如今需要的,是能做實事的人才,而不是只會讀死書的書蟲。”說到這時,茶館門口處匆匆進來一個穿軍官,四下一望來到桌子前,沖著趙秀才對面的人一敬禮,然後上前一陣耳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