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密救(第2/3頁)

沈從雲的考驗其實也才開始,臉上自然不會有太高興的反應,甚至還露出為難的樣子,很勉強的說道:“這還是可以考慮的。”

“那好,我這就回去準備樣品,再見了將軍閣下。”

“再見!”

簡單的握手後,斯蒂芬急忙走了。斯蒂芬前腳離開,盛小七急急忙忙的就進來了,手上拿著一份電報道:“老爺,電報局轉來一封急電,上海鄭老爺發來的。”

“哦?”沈從雲接過電報,拆開一看,頓時滿頭的汗珠開始往下落。自己疏忽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當代的交通運輸的落後問題。

“因運費太甚,擱淺!日商有合作之意,胡危,酌處。”電報上就這麽一行字,卻猶如晴天霹靂一般,震的沈從雲腦子一下全亂了。

記憶中二戰的時候,德國人的鐵礦主要來源是瑞典,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龐大的運費開支,導致了德國方面對越南的鐵礦沒有吸引力,這是再正常不過了。

怎麽辦?從德國引進設備?錢從哪裏來?越南規劃中,煉鋼廠、軍工場,都指望著德國的技術和資金,現在看來希望渺茫了。沈從雲從越南刮的一點家底,已經給了三百萬給鄭觀應,剩下的還要用來采購軍需,發展基礎建設,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銀子的。哪來的銀子從德國引進設備的技術?

到底該怎麽辦?美好的遠景規劃,要實現開始真是舉步維艱啊。

盛小七見沈從雲這番模樣,嚇的不輕,急忙上前扶著沈從雲,關切的問:“老爺,您沒事吧?”

沈從雲搖頭苦笑道:“我沒事,只是需要靜一靜,你先下去吧。”

安靜的一個人坐了一會,沈從雲整理了一番思路,擺在面前的吸引德國的資金和技術的問題,很明顯不是短期內能解決的問題。電報裏另一個問題倒是迫在眉睫。

那就是胡雪巖的問題!

胡雪巖果真如歷史上一樣,在生絲的問題上向洋人叫板了,最後的結果是破產,這就是一代財神的悲劇結局。胡雪巖的悲劇,並不是單一的現象,而是一個時代民族資產階級在外國資產階級的聯合打擊下的必然結果。

沈從雲明知道結果,自然不能坐視不救。雖然歷史上胡雪巖是左宗棠死後倒黴的,現在左宗棠雖然沒死,可是胡雪巖已經惹怒了洋人,在生絲的買賣上虧損了一千萬兩白銀。(注:1882年,胡雪巖斥資2000萬兩才上海辦蠶絲廠,高價收購蠶絲,試圖壟斷該產業,遭洋人聯合抵制,因海關把持在洋人手上,蠶絲無法外運,次年被迫賤賣,虧銀一千萬兩。)

胡雪巖的倒閉,原因是資金鏈斷裂,這時候只要有人將大筆的資金存入阜康錢莊,讓胡雪巖喘一口氣,在已經改變的歷史上,左宗棠這個靠山還在,以胡雪巖的本事,翻身不難。

沈從雲在越南刮地皮刮了一千萬兩,三百萬給了鄭觀應,自己花了近百萬,留了一點在越南,現在手頭上還有五百萬。

既然要救胡雪巖,自然不能有絲毫的遲疑,沈從雲立刻領著盛小七,帶上兩個護衛出了門,直奔電報局。

沈從雲給鄭觀應的回電如下:“兄速來越南面談招商事宜,另胡之事,密救之。”

鄭觀應接到電報,會立刻把錢存進阜康!沈從雲從電報局出來,立刻走進一家錢莊。

……

進入1885年以來,胡雪巖生意上的處境可以用舉步維艱來形容。在商場上擊敗洋人,這是胡雪巖的一個人生夢想,可惜這個夢想破滅的太快了。數百萬擔的生絲被迫賤賣,胡雪巖輸的是體無完膚,連帶著其他生意也收到了巨大的沖擊。

胡雪巖最擔心的還是他的錢莊,錢莊一倒,胡雪巖的一切努力就白費了。

上海阜康錢莊的門口,堆積起擠兌的人群,這是做錢莊的人最怕看見的事情。消息只要傳到杭州,一切可能就無法收拾了。

胡雪巖打算從洋人那裏借來銀子,即讓南洋水師的銀子有著落,又能解了眼前的燃眉之急,可惜洋人那邊這一次一點情面都不講,跑了幾家銀行都讓人客氣的送了出來。

“左大人,這一次可能要負您之托了。”胡雪巖站在匯豐銀行的門口,無奈的回頭看了一眼,默默的等候著轎子過來。天有些暗了,遠遠的天邊已經看不見夕陽,只有一抹殘霞掛在西天,紅的像血。

“您是胡光墉麽?”一個半大的孩子,穿的破破爛爛的站在胡雪巖的面前,喊了一嗓子。胡雪巖一看是個乞丐模樣的孩子,習慣性的伸手朝袖口裏摸出一小塊碎銀子,朝小乞丐遞了過去,笑了笑道:“我就是胡雪巖。”

“不要,我找的是胡光墉!”小乞丐居然拒絕要銀子,口中嘀咕道:“明明那個人指的就是他嘛,怎麽成了胡雪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