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 萬歷不是洪武

“……皇帝低估了王通的情報系統,那個被稱為三江的商業帝國給王通帶來的並不僅僅是巨大的財富……”

當李虎頭死在戰場上的官方消息傳回京師,僅僅過了三個多時辰,京師就開始發生了混亂。

萬歷皇帝本來的計劃並不是這樣,李虎頭戰死在疆場上,然後風光大葬,這個大多數人都能接受,可李虎頭部下報上來的消息是在戰場上被人暗殺,大家都不是傻子,明白這個到底意味著什麽。

勛貴豪門紛紛出城避禍,要是以往,他們會安然居住在京師中,或者鉆營或者是站隊,總歸要在這亂局中撈取些實惠,可如今不同,王通如果還在京師,那還罷了,王通先去了天津衛,那結果如何就不可知了。

若是以往,除了京師內外的宅院和莊子,這些勛貴豪門也無處可去,可如今,大家都是北上出塞要不然就去遼寧,塞外和關外都有莊子要塞,在那裏他們也有家兵護衛蓄養,在那裏遠避安居,等待結果,也是個方法。

天子要對付臣下,有太多的法子,這是個一邊倒的局面,可對付王通,王通的實力實在是太強了。

“……各種各樣的消息在京城流傳,而且很多人都聯想到了這個帝國剛建立的時候,被稱作太祖皇帝的朱元璋將功臣一個個清除的往事,事實上,這個帝國的歷代皇帝都有類似的習慣,盡管一向疏遠的文官集團迅速聚攏在皇帝身邊,可輿論還是倒向了禁軍軍官團……”

先抓到禁軍一部,然後說服其他出鎮各邊的禁軍將領,解除王通手中的權力,這樣的計劃倒是穩妥,可局面發展到這樣的地步,一切都是休提了。

萬歷皇帝向著各處派出了使者,之所以不稱之為欽差,那是因為現在這個局面下,不能采取太刺激武人的舉動,盡管文官們一直在鼓噪著下詔書解除這些悖逆粗野之輩的兵權,恢復各項德政。

但稍微有些頭腦的人都明白,皇權鼎盛是因為禁軍的支持,禁軍將領的地位,對隊伍的控制都是大明歷代最有效的,而且以當年那兩個團為骨幹軍官建立起來的禁軍大部隊,對王通這一系的將領極為親近,真要是下詔奪權,最大的可能就是將兵一體,直接嘩變。

虎威軍到底是如何強悍的一支軍隊,從歷次輝煌無比的勝利就能知道,軍團團背後牽扯到什麽樣的勢力,宮中更是明白,如今天下最顯赫的將門,最豪富的巨商,都和他們有這樣那樣的密切關系,一動全動,天下皆亂。

不過萬歷皇帝這次又是晚了一步,王通的使者比宮中派出的使者早一步上路,早一步到達了各處。

朱家先天有個問題,那就是明太祖朱元璋誅殺功臣的事情太出名了,影響也是太大,明英宗殺於謙,至於正德死後江彬錢寧就被清算,也不是什麽好例子,如今這局勢是空前絕後,社會大繁榮,開疆拓土,滅國殺王,將領們各個立有大功,怎麽看也和大明開國的時候類似,然後宮中的太多消息被泄露了出去,比如說“荊棘”這個比喻,太祖皇帝對子孫這麽講,如今萬歷皇帝也對兒子這麽說,這些“刺”自然心中驚惶。

王通做了多少事,立下多少大功,這個大家都看在眼裏,幾次收到打壓主動的忍讓謙退,大家也都是知道,這個人是個忠臣,為了大明做了這麽多事情,立下了這麽多功勛,到了如今卻是這個下場,大家都是心寒了。

而且禁軍軍團和身後利益集團到現在發達的這麽厲害,從士紳那邊虎口奪食,搶下多少東西,如果王通一倒,文官集團肯定要清算回來,難道現在這麽多的錢財田土,還有這威風八面的權勢都要煙消雲散?

利益攸關,大家的立場馬上就統一了起來,禁軍各團名義上是李虎頭總管,可實際上分駐各地,等同於總兵大將,都有上奏之權。

韓剛最先,孫鑫次之,一眾軍將紛紛上奏,最後一個上疏的是歷韜,薊鎮歷家為了和歷韜通信,在這段時間內跑死了上百匹馬。

大家的奏疏都是一個態度,為何李虎頭這樣的大將會被人暗殺,請朝廷徹查……言辭都是謙卑懇切,但奏疏裏的意思很明白,朝廷如果不給個說法的話,那大家恐怕也做不安心了,不安心的話,控制不住的部隊,會出現什麽事情,那就不好說了。

“……對於皇室來說,局面迅速的惡化了,內宮中幾位高級宦官都是自盡,以死來承擔這個責任,皇帝也派出最親信的奴仆去對王通解釋,不過雙方的裂痕已經出現,王通以健康的原因停留在天津,不再回京,按照比較可靠的消息,王通的確生病了……”

……

“跟著夫君這麽多年,從未見他這樣過。”

韓霞私下和張紅英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