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5章 此處退,彼處錯

遼寧毗鄰朝鮮,在還被叫為遼鎮時候,雙方的來往就是不少,彼此的情況也是了解的很,想要在朝鮮打聽消息,李家也有這樣那樣的手段,更不要說如今這個局面,不少朝鮮人主動的送情報消息過去。

從遼陽那邊過來的這封信上對朝鮮境內的情形說的很清楚明白,就好像那邊也有人在這裏一樣。

李如松心裏也明白的很,這上上下下,不要說自己的兩個弟弟,恐怕自家從宣府帶來的騎兵中都有不少人會給遼陽通風報信。

信上說,如今從平壤一直到漢城,這期間雖然有倭寇大軍駐紮,但都是以步卒為主,而且都是在以城池為中心盤踞,這樣的駐守實際上是死兵,根本沒有辦法出來攔阻騷擾,如果在平壤的明軍組織一支精銳騎兵快速南下,直撲漢城,肯定會有極大的戰果,如果和漢城內的朝鮮“義士”裏應外合的話,一舉奪城都有可能。

相比於重鎮平壤,能拿下朝鮮的王城漢城,這個功勛就是耀眼驚人,就算是朝中有人打壓李家,也沒有辦法掩蓋這樣的大功。

“……這樣的想法,是不是太過一廂情願了?……”

李如松只是苦笑著說道,騎兵一路前沖,等到了漢城之後,倭寇大軍差不多會有十萬之眾,怎麽就那麽容易可以沖進漢城奪城。

信上所寫的東西,太多的主觀判斷,戰場上變化多端,可不是自家想要如何,對方也會跟著如何配合的。

聽到“老爺將親自帶兵前來”的時候,李如松臉上的苦笑已經不加掩飾了,轉頭問李如柏說道:

“父帥那邊怎麽就這麽瘋魔了?”

這話問的很不客氣,可李如松也不在乎,也不怕送信的人回去報信,大家都是自家人,很多事情都是心知肚明。

“大哥,你不在遼西不知道,父帥一個人的時候經常哭出來,說什麽李家的大好局面被他耽誤了,自責的很……”

作為在家奉養的兒子,李如柏此時臉色也不好看,低著頭在那裏說道,李如松嘆了口氣,卻對送信那人說道:

“李彪,你弟弟還在宣府當千總吧?”

莫名其妙的,李如松居然問出了這個問題,地上跪著的那名家仆連忙答應說道:

“多虧大少爺的恩賞提拔,給了他這個出身。”

李如松點點頭,肅聲說道:

“你回去告訴老爺,就說本將在這裏準備,馬上就要率兵出擊漢城,你明白了嗎?”

話說到這裏還有什麽不明白的,左右是一家事,那李彪的遲疑僅僅是一瞬,馬上又是磕頭下去,恭恭敬敬的說道:

“小的明白,在這裏也祝大少爺此去旗開得勝!”

李如松滿意的笑著點點頭,開口說道:

“你那個弟弟李狗兒做事很是勤謹,安排到地方上做個守備,或者提拔起來做個千總,這都是夠格的。”

“多謝大少爺,多謝大少爺,小的明白,小的明白!”

那李彪不住的磕頭,屋中諸人也都是松了口氣的摸樣,老爺子已經魔怔了,但此處的主帥畢竟是李如松,李如松不願意出擊大家也都是明白的,父親和大兒子爭執不下,其他人實在是難做的很,有這麽個圓滑的解決方式,大家也都不用跟著操心了。

……

春日往往是一年到頭,農戶最難熬的時節,春季播種還沒有開始,冬季的積儲又已經消耗完畢。

對於在朝鮮半島上的倭寇兵馬來講,正月下半開始,對他們來講也是非常的難熬,李如松曾說,以目前的糧草供應,他們這支兵馬離開平壤城三十裏恐怕就要斷糧,對於倭寇大軍來說,情形也是差不多。

平安道和鹹鏡道南邊的黃海道就是屬於“出城三十裏”的節點上,因為前期的擄掠燒殺太甚,所以平安道和黃海道的軍糧供應就地籌措的數量一直是跟不上,需要更南邊的糧食補給。

所以第一軍團的小西行長部退到黃海道後,黃海道的軍糧後勤變得十分窘迫,從京畿道運糧到黃海道,這距離就是個麻煩,何況還加上了小西行長部,現在第一軍團連就地籌措都沒有了,完全靠後面的供應。

在這樣的壓力之下,在京畿道漢城大營的倭寇幾名大將合議,決定讓第一軍團和第三軍團的大部分兵馬撤到京畿道和江原道來,這樣糧食後勤供應就能緩過來很多,盡管黃海道有幾個朝鮮境內的大城,可黃海道本身的地形比較狹窄,大軍窩在其中回旋的余地實在是太小,撤出來更從容些。

說起來,比平安道還要更靠北的鹹鏡道,駐紮在那裏的第二軍團加藤清正部兵力兩萬三千余,對後勤運糧的需求就少很多。

這個也有原因,因為這加藤清正行軍素來迅速,部下的戰力也比其他軍團要好些,此人還有個“虎加藤”的稱號,號稱勇猛,一路推進太快,在萬歷二十年十月的時候,就已經到了大明邊境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