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 浮躁的時代

嘉靖中期開始的俺答禍邊,東南倭患,耗盡了二十年天下人的精神,然後的禁海和鎖邊都是情理之中,大明各省的士紳百姓也都想要安定,維持目前這樣的秩序不變。

隆慶和俺答部議和,開海禁,這些都沒什麽大的影響,畢竟北方邊境的貿易僅僅是幾個口子,南方也是幾個港口,不說官方,就連私下見不得光的都算上,範圍也都是有限,影響不大,人心安定的很。

江南豪商和兩淮鹽商僅僅通過在大明的騰挪就足可以賺到巨大的財富,地主安心做地主,百姓安心做百姓。

無論南北東西,大家都是心思平定,在朝中的文官,在野的士人依舊是鼓噪萬端,將任何不利於他們的法令策略剝除,彼此政爭不休。

但在萬歷五年之後,一切都有了改變,原本僅僅是天津衛的開海,讓人發現將塞外和大江南北通過陸路、水路、海路溝通起來,會有這樣大的利潤產生。

俺答部的覆滅讓商人們發現穿著盔甲拿著火器做生意,好像比從前的本份能賺到更多的財富,甚至都不需要本錢。

虎威軍的開疆拓土讓大明的勛貴和富人士紳們發現,原來天下間富饒的土地並不只是在大明境內,河套也有,白山黑水也有,在那裏耕種,不用繳納賦稅,還有更多的可能,有各項特產,有各種的貿易。

平民百姓們也是發現,他們可以有更多的出路,遭了饑荒未必就是要去乞討,成為流民作亂,他們可以去各處的墾殖農莊種耕種采集,有勇力的人可以去做護衛,靠著自己的氣魄和勇力打下衣食溫飽和一片天地。

所有人都突然眼界開闊,突然間感覺這個天下,並不只是大明兩京一十三省,大海之外,九邊的北方,還有無限廣闊的天地,那些地方有無限的財富,那些地方的有眾多的奴隸,都等著你去開發,你去搶奪。

在萬歷五年之前,大明上下嘴上說的硬氣,可也知道邊墻之外的韃虜,東南的倭寇都是強敵,但萬歷五年之後,裝備了鎧甲和火器,用大車作為屏障的漢人們,發現那些禽獸狼虎原來這樣的不堪一擊,原來不過是待宰的牛羊。

這是個人心浮動的大時代……

……

看著身邊許多人因為抓住了一個小小的機會而發財,聽到許多人碰到了奇跡然後身家豪富,那些人不如自己,當年或許還求過自己,被自己鄙視過,但現在一個個都比自己要強了,這個誰也不會甘心。

他們行,我為何不行,他們能抓住機會,我為什麽不能,現在機會這麽多,只要留心,只要敢於冒險,就一定能成。

平民百姓有這個想法,豪商勛貴更有這個想法,越是有身份地位,對這等高下比較之事就越發的在意,比如說南京城內,正風光的伯爵卻整天氣得要命,為什麽,還不是因為那家快要敗落的伯爵家一下發達起來了,怎麽發達的,就是松江開埠,早早的跟上,結果發了大財。

兩淮鹽商那都是憑借特權坐地發財的,即便是這樣,都有人因為在松江開埠上早下手而大獲好處。

有這麽幾個例子在身邊,再加上這一幹人行事本就張揚,更是刺激的人心不寧,浮躁異常,都是盯緊了各處,一有商機就準備跟上。

萬歷十七年三月之後,各處的說書先生所說的評話,除卻傳統的段子外,都開始講本朝的戰事典故。

大明太祖成祖之後,對外的戰績上都沒有什麽拿得出手的勝利,正德年的一些戰鬥又是被有意掩蓋,說這些一點意思也無,也沒人聽,不過這一代可以講的東西卻是不少,聽著也讓人振奮提氣。

說書先生說起這個,總是有人願意聽,而且這評話除卻那些天子聖明、武將英勇的精彩之外,還總是加不少典故,什麽某某人在歸化城,在遼鎮邊墻外,得了大莊子,奴隸幾百幾千,牲畜上萬之類的。

江南商業氣氛濃厚,聽到這種發財的故事總是讓人激動,有那聰明的說書人,索性不說這等東征西討的,專說這等去外域異鄉發財的,結果更加受歡迎,這樣白身離鄉,在外面敢打敢拼,結果發了大財的故事,從上到下都是歡迎,甚至連挑夫乞丐都願意聽這樣的故事。

這樣的故事說得多了,也有不少人慨嘆惋惜,後悔自己怎麽沒有趕上這個時候,現在北地草原上,差不多已經被大商人和豪族們瓜分幹凈,遼寧邊墻外,也都是北方的商人和貴人們劃分完畢,這種平地發財的機會已經沒了。

就在這樣的氣氛中,還有另外的小冊子流傳,這個小冊子也是所謂南洋筆記,內容倒是和京師流傳的那個大同小異。

對於南洋女子的描述少了不少,對於南洋的財富則是描述的詳細異常,說那裏的金礦和銀礦容易開發,而且還沒有怎麽開發,那裏有香料和各種硬木,就地販賣給番人的商船那都是暴利,能販運回來,利潤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