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8章 時代的變化

從各處來的消息沒什麽讓人奇怪的,都在王通的預料之中,天津衛開埠之後,以天津衛強大的商業能力和手工業能力,虎威軍也是大大的加強,虎威軍滅掉了草原上的俺答部,讓大明和蒙古之間的平衡被打破,這一系列的事情在各處發生著影響,讓大明的方方面面都在改變。

比如說這幾年朝廷中戶部的官員對商稅越來越關注,士人本來是恥於談利稅之事,覺得有辱斯文,即便是戶部這樣的專管衙門也是如此,不過現在一些比較專業的郎官開始議論,為何天津衛這稅關有這樣大的收入,大明在運河上設立了七個稅關,為何收入這麽少。

工部也向天津衛的匠坊加派了人手,大家都是辦差做事,為何天津衛王通辦的就那麽出彩,其他地方就是罵聲不斷。

現如今北邊的軍隊申領兵器衣甲,寧可花銀子去天津衛置辦,也不願意白拿那些武庫中的東西。

畢竟這粗制濫造的東西一去戰場上可能就讓人丟了性命,而天津衛那些兵器鎧甲卻可以讓人保命立功,當然,這些還都是給各家軍將的私兵家丁裝備,大規模的花費他們還舍不得。

民間的風氣也在轉變,從前地方上最有影響力的就是官員,其次就是士人,商人即便是有錢也要向著功名上靠,或者結交官府,或者招個書生女婿,要不然就擡不起頭來,可如今在天津衛周圍,以及受天津衛影響較深的北直隸幾府,有功名不是壞事,有官身更是好事,但要比起在天津衛那些風光無比的豪商,就什麽都算不得了。

在天津衛有許多從前一文不名的人,現在都是發達了,有的走邊貿,有的走海貿,還有的頭腦聰敏,在商機無限的天津衛發現了自己的機會,這些人沒有功名,不靠權勢撈錢,卻依舊堂堂正正的發了大財,這個榜樣可是太有價值了。

就算考中個秀才,家裏少繳賦稅,可一年也見不到什麽葷腥,中個舉人,若是做不了官,在家裏依靠田地度日,充其量也就是個肚飽體面,但能考中秀才的能有幾個,中舉的能有幾個,可去了天津衛做個工匠、夥計什麽的,吃飽飯還是有的,要是聰明些,還有更發達的前景等著他們。

這就讓許多人琢磨起來,這讀書和做工經商那個好處多,大多數人看的都是眼前的利益,去天津衛或者行商做工,就成了大多數人的選擇。

至於讀書人,除了那些迂腐之極的夫子,其余的人到底比百姓想的要活,他們也琢磨,我這樣苦熬,很多不如我的人在天津衛發財風光,我為什麽不行呢,秀才中舉實在不容易,就算中舉,沒什麽過硬的靠山,也只能去邊遠州縣做官,要不然就是教諭這樣的清水閑職,還不如去經商賺錢,給家裏好過,自己快活。

那些家裏有田地吃租的,也發現這夥計不怎麽好做下去了,要是和從前一樣的工錢根本留不住人,心思活的人都是天津衛做工當差,比種地要好出太多,而且這田地每年投錢進入,賺到的實在是太少,如果把這筆錢丟到天津衛做生意,沒準就獲利多多了。

下面的士人和鄉紳、百姓都是如此,官員和權貴們更是這樣,就在萬歷十年之前,大家要做的都是多多的置辦田地,所謂的工商業也不過是在京師和江南開幾個商鋪,在自家的莊子裏開幾個磨坊、臼坊、油坊之類的,唯有田地最值錢,現如今,大家有了銀子都要投到天津衛、張家口堡和山西大同那邊去,也有大膽的去往歸化城那邊投銀子,海貿、邊貿、皮毛、牲畜、堿,他們各個納悶,自己從前怎麽就沒有發現這麽多的生財之道,早知道這地方讓自家占據有多好。

一邊後悔,一邊把手裏的良田賣掉一部分,籌集到更多的銀子,投資到天津衛去,最保險的也可以將銀錢放在三江錢莊和三江保險行生息,這個收入都要比開莊子收租子要多賺很多很多,就算不願意去外面冒險,在京師或者大城中開個鋪面,或者開個作坊工場什麽的,賺的也比種地多。

自然,想要賺錢就一定要學天津衛的規矩,特別是要學三江商行的規矩,那裏規矩嚴密,做事周全,又很難讓人鉆到空子。

方方面面都在變,在天津衛能輻射到的北直隸一帶,重工商輕農的風氣逐漸散布開來,原本江南的商人來到北方覺得做生意很容易,賺錢也很容易,因為北邊的人對商業並不是太懂,有很多的空子可以鉆,只有山西那邊的商人不好打交道,但現在不同了,大家做生意的腦筋一下子活了起來,不像是從前那麽好占便宜了,當然,商機也比從前多了好多。

從上到下,都開始琢磨著如何賺錢,京師和北直隸各府第一次在年景好的時候也出現了拋荒,很多地主雇傭不到短工和長工做活,很多人幹脆開設商鋪作坊,讓自家的佃戶進去做工,開始有人從河南和山東的貧苦地方招募雇農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