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9章 立太子

皇宮不是什麽人都能進,上朝幾千年來也就是那麽多人,大部分人對朝會的印象都是從某某人的《宦跡圖》中得到的。

奉天門前的高台上,皇帝端坐,宦官和內衛組成的儀仗班子在奉天門前的寬敞空地上排布,按照自己的品級和衙門,各處官員列隊在空地上。

有專門唱禮的官員和宦官,有糾察禮節的禦史,還有負責鼓樂的樂隊,整個場面顯得莊嚴肅穆。

實際上,這樣規制的朝會,只有每月初一和十五的大朝會上才會有,平日裏只是皇帝和大佬們在奉天殿或者文淵閣議政罷了。

大朝會完全是個禮儀活動,他的目的主要是讓官員看到皇帝,在這個嚴肅莊重的儀式中增加自己的歸屬感和榮譽感,參加這個活動差不多要耗費整整一個上午的時間,下午往往也做不成什麽政事,大多數的官員都把他看作是一次休假。

不過七月十五這一天的大朝會卻不太一樣,萬歷登基到萬歷十一年,萬歷皇帝都會在這一天祭祀先人,而且這一天在民間是盂蘭盆會的時間,萬歷皇帝也會請來高僧為自己的母後祈福,表示自己的孝心。

萬歷十二年這個規矩就不存在了,意味著什麽大家心裏當然是明白,萬歷十三年的七月十五,萬歷皇帝舉行的這次大朝會和往年更有不同。

初一和十五的大朝會是純粹禮節性的,幾乎是六品上的京官全部到來,這麽多人,這麽嘈雜的場面,想要議政也不可能。

不過萬歷皇帝已經下了旨意,七月十五的這次朝會,他會宣布立儲的事情,這個實在是了不得的大事。

即便是在其中沒有什麽利益的文官都興奮起來,那些喧嚷和參與其中的人更是狂喜,萬歷皇帝用不上朝作為沉默的抗議,這個抗議在外朝的壓力下終於是到頭了,他要給大家一個結果,立儲的決議給出後,形勢都將有大變。

連立儲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思來,那今後在朝政上發言權也會大幅度的減弱,這次事情的主導是外朝清流們的聯動,決定性的轉折是慈寧宮的慈聖太後造成,今後這兩方將成為新的核心,將朝政掌握在手中。

而萬歷皇帝和他依靠的內廷勢力,將不斷的被虛化,那個讓大家一直是如鯁在喉的王通和他手中的那些財富勢力,都將慢慢的被虛化,被大家吃掉。

自土木堡之變到如今,朝野都是文人的天下,短暫會有宦官來把持,這種一個內衛武將策動推行內外政策的日子太不正常了,不過還好,這種不正常不過是幾年,馬上就要回到正軌。

這次的立儲還有一個意義,那就是告訴在任的天子和接下來的幾任天子,到底是誰在掌控這個天下。

是士人,是科舉取得功名的文臣們,皇帝可以殺一個兩個,但離不開這些文臣治理天下,這天下間的大流如何,都是要看文臣們的意見。

七月十五的一早,和往常一樣,品級越低的官員來的越早,規規矩矩的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候,自然,六部尚書,都察院的兩位都禦史,內閣的幾位大佬都是最後來的,他們走在官員隊列中間留出的道路上。

申時行目視前方,神色淡然,依舊是那種宰相氣度,不緊不慢的向前走著,許國則是低著頭,而王錫爵明顯有些不自在的樣子,時不時的左右看看。

即便是京官,甚至是很多四品五品的京官,也就是在大朝會上才有機會見見內閣大學士和六部尚書以及都禦史,這幾位朝中的中樞核心。

次輔王錫爵的模樣讓一些資歷老的郎官都忍不住笑,這位王次輔做事看事的本領都是極強,就是性子有些跳脫不穩,四十多歲的人經常有十幾歲的模樣出來。

不過申時行和許國雖然都是往常的狀態,可還是能感覺有些低落,配合著王錫爵的模樣,更說明了這一點。

相對於內閣一幹人的低落,後面的尚書們則可以用志得意滿來形容了,楊巍一個人走在內閣諸人之後,而各位尚書和都禦史又在楊巍之後,這更是突出了他的地位,顯得他與眾不同。

兩側的官員中傳出一陣低聲議論,楊巍的徒黨策動了這次言潮,結果更是達成了他們策動的目的,也和慈聖太後一系結成了同盟,接下來如何會顯而易見,楊巍會有當年張居正的地位,他會權傾朝野。

“聽說沒有,等這次朝會之後,下面的人就要串聯上疏?”

“彈劾申首輔那個……”

“嘖嘖,接下來就要推楊巍入閣了,據說是做了內閣首輔,這身上的吏部尚書位置還不用交卸,何等的榮耀啊!”

“做到這個份上,也是值得,楊太宰做到這樣的地步,少說保他三代的富貴,定策大功,這一代已經不憂,下一代的天子難道還會忘了這個大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