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7章 三才上疏,大奸王通

臣戶部山東司員外郎李三才萬死進諫:

“諸葛武侯有雲,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錦衣衛天津千戶王通年不成丁而鷹顧狼伺,心機陰沉不可測,竟以偽忠而得幸進,陛下天恩簡拔於要職,其本當盡力報效。然前縱兵行兇,荼毒官民,戕害縉紳,又私立關卡,盤剝黎庶,敲骨吸髓,今驚聞其私蓄兵馬,竊陛下笑言為號虎威,立於京師左側,此國朝二百年未有未聞之事也。

更王通竟以區區一千戶,編練兵馬數十營之多,都督,司馬皆未知也,都督掌天下軍籍,司馬掌天下兵事,何以未聞?

天津近在畿輔,心腹之地也,諸鎮忠臣義士環布,又衛所等以備不測,何須此軍?臣且聞王通日夜親遍示恩,兵士皆給厚餉,許以重諾,甲堅兵利,膽壯心齊。

王通私蓄此等死士數千之眾意欲何為,臣實不知,實不敢知。其人懷莫測之心,行不可言之事,旦夕有事,禍必生於肘腋,其時宗廟傾亦。王通者,古之易牙豎刁,國朝之紀綱江彬之屬也,臣號哭伏祈,以國法繩之,臣願以闔家為保,祈徹查其人……”

萬歷七年二月十五,李三才上疏進諫,一石激起千層浪。

……

皇城正門是承天門,承天門前向南一千步東西各八百步的範圍建成了個凸形的甕城,甕城的南門稱為大明門。

在甕城凸起部兩側,則是大明六部九卿辦差的各個衙門,大明門承天門之間,建有廊房,俗稱千步廊。

朝會諸公每日上朝就是在大明門入甕城,走千步廊進入皇城,入文淵閣會議,內閣諸人留下辦公,其余人等出皇城歸本衙門辦差。

通政司在甕城凸起部的東側,最靠近凸起部地段城墻的位置,那邊俗稱是虎門,西側則被叫做龍門。

各部衙的官吏如果有奏疏上呈,必須要去這個通政司投遞,有通政司下屬經歷司的經歷和知事收取。

但戶部山東司員外郎李三才卻做了個出格的事情,每日天沒亮的時候,內閣首輔以及內閣大學士,六部尚書侍郎,都察院、宗人府以及各位有資格朝會議事的大佬都要在大明門這邊等候,等待入朝議事。

李三才差不多在淩晨時分來到這裏,就在大明門前,等到各路人都來的差不多了,他才手捧奏疏大聲誦讀,他的身邊周圍還跟著來了很多都察院、六科、翰林院和國子監的中低品文官。

各位大佬都是在轎子中靜聽,也沒什麽人表達意見,李三才中氣十足,聲音響亮,加上奏疏內容鼓動人心,才讀了一句,跟著來的那些清流們就喝彩一聲,到最後已經已經是彩聲如雷,比那戲園子還要熱鬧。

天光初露,聽著外面歡聲雷動,守備皇城的京衛禁軍還以為出了什麽事,急忙掉了一隊兵馬來這邊查看。

張居正一直在自己的大轎中閉門養神,轎外的遊七在那裏低聲和他說著外面的所見所聞,等聽到禁軍過來的時候,才微睜開眼睛沉聲說道:

“既然是奏疏,那就送到該送的地方去,上朝在即,不要在這邊聚眾喧嘩。”

遊七在轎簾外面一點頭,隨即揚聲說道:

“那位大人,奏疏上呈應該是去通政司,現在那邊已經上值了,遞上去便是。”

李三才朝著遊七的方向飛快的瞥了一眼,朝臣們的轎子都有分別,他自然知道誰家是誰家。

遊七的這番話讓李三才心中更加篤定,他把手中展開的奏折合上,朗聲說道:

“此奏疏一上,李某便不顧惜此身,若留中,若駁回,李某寧可叩拜承天門,只為天下人討一個公道,只為我大明江山去一個禍害!!”

叫好聲喝彩聲又是一片,大家都看到內閣各位大人,六部的尚書侍郎以及各衙門的頭腦都在邊上,又有各位清流同仁,此時可是揚名的最好時機。

“道甫兄,此等大義之事怎可讓你一人獨美,小弟也願在奏疏上附名!”

“……此身不足惜,只求全忠義,小弟也願意……”

更有人在那裏大聲吟誦:“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場面一時間慷慨激烈,那控制不住情緒的,都是熱淚盈眶。

外面聲勢鬧得大,坐在轎中的申時行眉毛輕跳了幾下,對著簾子外低聲說道:

“先回去,傳話給夫人,讓她把家中給河間府的信箋往來都理一下,然後備下信使,今日有急信出京。”

長隨答應了聲,急忙去了。

……

以往朝會天子未到的時候,朝臣們都扯些閑話,可今日裏大家都是沉默以對,各個在那裏老神在在的模樣。

偶有幾個人沉不住氣,也不過擡眼掃視一圈看看周圍,然後又是低下頭去。

張居正隨身帶著兩三本折片,正在那裏仔細的觀看,申時行坐直著身體,雙眼微閉,馬自強和李幼滋也是一樣的動作,但大學士、兵部尚書張四維雖然也是低頭,可間或擡頭,目光卻都是盯在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