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6章 塵埃落定並非安

“……親承先帝付托,輔朕沖幼……朕切倚賴,豈可一日離朕……”

十一月十五這天,萬歷皇帝下了奪情留任的詔書,看到這詔書中的語句,誰都明白大勢已定。

但在大勢已定的情況下,還是有些不和諧的聲音出現,官場之上總有讀書讀的腦子壞掉,或者說為了自己的師門後台行險做最後一搏的人。

翰林院編修吳中行疏劾張居正奪情是違背“萬古綱常”,這倒是老生常談,不過接下來幾人的彈劾就頗為嚴厲了。檢討趙用賢上言,以為不能援前朝故事為張居正奪情制造根據,說“為一人修史,荒謬卻不說,定為後世所笑”。

然後言辭越來越激烈,刑部員外郎艾穆、主事沈思孝聯名上疏,彈劾張居正奪情是“貪位忘親”。

觀政進士鄒元標又上疏尖銳批評張居正素來以“非常之人”自居,而他“以奔喪為常事而不屑為”,實際上這就是罵他實際上與禽獸無異。

十一月十六,張居正已經回到內閣主持政務,這些奏折通通被司禮監打到了內閣去,看到這些奏折之後,內閣首輔張居正勃然大怒。

吳中行、趙用賢為隆慶五年張居正所取進士,艾穆為張居正的同鄉,素來被張居正認為是親近自己的一派,萬萬沒有想到在大勢已經明了的情況下,居然是這些親近人出來唱反調,這種憤怒可想而知。

他們的處分在張居正看到奏疏之後就決定了,吳中行、趙用賢各打板子六十,艾穆、沈思孝各打板子八十,而言辭最為激烈的鄒元標,則被打板子一百六十。

首輔震怒,又是這樣的小魚小蝦,打板子的差人格外用力,幾個人打完之後不光是不能起身,鄒元標已經瀕死休克。

但這處置還沒有結束,吳中行、趙用賢革職除名,艾穆、沈思孝、鄒元標分別發配涼州、神電衛、都勻衛充軍。

革職除名等若寒窗十年,科舉功名全部毀於一旦,而被發配哪些地方更是淒慘,那都是邊塞苦寒之地,經常和韃子兵馬、馬匪強盜打拉鋸戰的地方,住在那裏,先不說條件艱苦,連性命都是朝不保夕。

這樣的處置,大明已經是二十年未見,天子處置官員士人用過這樣的手段,可首輔下手這般狠辣,卻是僅見。

不過,從十一月十五萬歷皇帝下詔奪情之後,僅有這五個人出來說話,其余的都是沉默不言。

“人心不寧,朝中充斥奸佞阿諛之徒,凡試圖說情聲援救助者,一概視為同黨,一體查辦。”

也就是十一月十七那天,京師官場傳聞首輔張閣老說了這句話,接下來發生的許多事也的確印證了這句話,說情救援,甚至僅僅是同情的官員,也都被貶官去職,或者尋了個小錯處問罪。

這下子,京師官場凜然,天下官場凜然,大家這才見識到了張居正有何等的權勢,有何等的威風,從此首輔之言幾乎等同於聖旨,甚至還有所過之。

丁憂奪情之事到此,許多事先打算謀劃的人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所作所為完全成了個笑話,直到這時,才有人醒悟過來,這是張居正和馮保設了一個局。

塵埃落定,在二品及以上官員中,押對了的歡欣鼓舞,冷眼旁觀不發一言的心中惴惴,打著其他心思的人則明白應該如何做了。

大家的官當到了這個地步,很多事已經不需要撕破臉點明,吏部尚書張翰、禮部尚書萬士和同一天上奏疏,說明自己年老體衰,請皇上恩準致仕,萬歷皇帝無可無不可,內閣和司禮監絲毫沒有挽留的意思。

所以大明政府的辦事效率難得的高效了起來,在張瀚和萬士和上奏疏的第二天,萬歷小皇帝就下詔準奏,準許張瀚和萬士和回鄉致仕。

空出來一個吏部尚書的位置,空出來一個禮部尚書的位置,一個是六部之首,一個是清貴之極,不過京師官場並沒有什麽騷動和熱切,大家都知道誰該坐到這個位置上去,果然,沒有太出大家意料。

吏部左侍郎李幼滋接上升一級,為吏部尚書,刑部尚書申時行則為禮部尚書,其他率先奏請奪情的人都各有提拔,好處多多。

或許暗流洶湧,但表面上並沒有太大的波瀾,可不需要太明白的人就能看懂,眼下朝堂內閣學士,六部九卿都是張閣老的人了。

……

“張先生說朕英明神武,果敢決斷,這幾日奏對和上疏中,言辭都是恭謹客氣了許多,就連母後和馮大伴也多次誇朕長大了,知曉局勢。”

萬歷皇帝在十一月,好些天沒有來虎威武館,現在天氣冷了,少年們在課間的時候很少和原來一般聚成一堆談笑,都是在外面打打鬧鬧,穿著護具拿著長短木棍拼殺,現在每日裏講授行軍作戰,臨敵應變的課程比重在加大,少年們的活動不如從前那麽充分,俞大猷又說明,這本事是練出來的,今後想要在戰場上多一分活命的機會,就要每日勤練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