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謀殺死刑犯(第2/2頁)

仵作又脫光了智水的衣服進行屍檢,經過檢驗,沒有發現明顯外傷,陰部也沒有性侵的痕跡。最終結論,死者智水死於砒霜中毒。

其實這個結論蕭家鼎已經猜到了,所以他沒有等待這個結論,而是已經開展了偵破活動。

死者死於囚牢裏,她又身有武功,而且死囚戒備森嚴,裏外都有巡邏的獄卒,一旦有什麽響動立即便知道。特別是智水被換崗的獄卒發現躺在草堆呻吟後,那時她沒有死,她也沒有說自己被強迫灌服了毒藥,因此,外人潛入強行給她服毒的可能性基本上可以排除。

這樣看來,唐臨的判斷是對的,這子案子很可能就是衙門內部的人做的,內部人?最有可能的是監獄的廚房和送餐的獄卒!

蕭家鼎立即讓戴捕頭帶人審查有可能接觸死者食物的所有人。

戴捕頭不知道工作量這麽大,帶的人手不夠,馬上派人去調縣衙的其他捕快,除了留下必要的值守捕快之外,其余的全部調集到了州府,開展調查。

因為是深夜,這些人都是被從床上叫起來的。整個人還是蒙的,不過,他們也已經習慣了。又聽說是州府衙門的唐司馬下令把案子交給縣衙負責偵破的,又有蕭執衣帶隊,便沒有二話,立即開始工作。

調查一直持續到第二天中午,蕭家鼎也親自參加了審訊,他主要審訊的是直接接觸食物的獄卒和監牢廚房的大廚。這些人都叫冤枉,說他們此前根本不認識智水,沒有必要殺她,再說了,她已經被判處了死刑,遲早是一個死人,有甚麽必要殺她呢?

這是問題的關鍵!

蕭家鼎也一直在琢磨這件事情,——智水已經被縣衙判處了死刑,她是連環奸殺案的主謀,手上有八條人命!這樣罪大惡極的人,是不可能得到赦免的,也就是說,她是必死無疑,那這樣的一個死人,就算有深仇大恨,等著她被送上刑場不就行了嗎?又何必冒著風險投毒殺人?

所以,這個殺人的動機太令人匪夷所思了。

蕭家鼎百思不得其解,審訊中也發現,廚師作的飯菜是大鍋菜,給所有大牢裏的人都吃的,當然,蔣忠元這樣的家裏有錢打點的囚犯,會單獨開小灶,或者家人做好了送來。不吃監獄大廚的大鍋菜。那就奇怪了,為什麽其他人吃了沒有事,單單智水中毒了呢?

這樣看來,大廚的下毒嫌疑可以初步排除。

進一步調查,大廚做好的飯菜是由副手負責分到各個囚室的碗裏。會不會是在這個環節下毒了呢?

調查顯示,分飯菜的有好幾個廚娘,而負責送飯菜的卻是獄卒,多人證明,負責送飯菜的獄卒拿取食物都是隨機的,也就是說,沒有什麽規律,誰到誰先拿,也不選擇,也沒有排號,因此,分送飯菜的廚娘不可能知道死囚監區的獄卒會拿哪些飯菜,也就無法做到事先下毒。

因此,分送飯菜的廚娘可以初步排除下毒的可能。

視線集中在了送飯菜的獄卒身上。特別是死囚區的獄卒。

於是,他們的審訊重點開始放在了這幾個人身上。經過調查,發現給死囚區送飯的獄卒有兩人,當時他們兩個是一起去取飯菜用大捧盒裝了挑回來的,然後挨個送。因為死囚並不多,所以兩個人就夠了。他們一個送米飯,一個送菜和水。

那究竟死者是吃了有毒的米飯死的呢?還是吃了有毒的菜和水死的?現在難以鑒別,因為送給智水的飯菜都被她吃光了。沒有留下什麽剩的,無法進行檢驗。

現在,重點懷疑的就是他們兩個,戴捕頭決定用刑,蕭家鼎沒有反對,既然唐朝這個玩意是合法的,而這兩個又是重點嫌疑人,那戴捕頭的提議也就沒有什麽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