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進退(第2/2頁)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慢慢兒扶植一個夠資格和張佳木對抗的人出來,王增,自然就是最佳選擇。

伯府佳公子,聰明大氣,有胸襟手腕,也有大量的祖父留下來的門生故舊。再加上也有駙馬的身份,後來加授伯爵,在身份上只比張佳木差一線的水平了。

如果給他加上京營總兵官,再加上掌五軍都督府的身份,幾年之後,權勢就不在張佳木之下了。

這兩人越生份,說明彼此在權力上爭鬥的越厲害。

不必怕他們聯合,因為在權力這種事上,沒有人會願意做副手。有資格上位或是平起平坐,誰會願意低人一頭?

但張佳木也知道,此次王增參與其中,並不是因為權位的鬥爭。而是實實在在的,是在天下大事的理念上有了分歧。

王增這樣的勛貴子弟,對大明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張佳木權力越高,如王增這樣的勛戚就心中越是不安。

再加上一些挑撥離間的手段,心高氣傲的王增自然也就是掉了進去,再也拔不出來。

想起這些過節,張佳木心中也是感慨嘆息,看向王驥,他也是極為難。

王增不置於法,對上對下,都是無法交待的事。雖然,他能以自己的無上權位,拿出王增是駙馬的身份來赦免他一命,但就是這樣,也是太難服眾了。

就是他自己心裏那一關,也是過不去的。

說不惱恨那也是假的,人非聖賢,沒有被人打一耳光再把另外一邊臉湊過去的道理。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這才是人生至理。什麽寬恕,大度,仁德,都只能在抱復之後再談。

“增兒,已經伏劍自裁了。”

王驥臉上一無表情,但話語裏深沉的悲哀卻是怎麽也藏不住。

“什麽?”張佳木渾身一震,看向王驥,滿臉的震驚之色,“王兄已經?”

“是的。”王驥搖了搖頭,道:“增兒說,與其叫老夫為難,向你求情,也使你為難,彼此都為難,不如早點自己了斷了也罷。”

他伸出手來,止住要接話的張佳木,又道:“增兒說了,換了你是他,也是這般選擇。而換了他是你,也是一般做法。所以,無需多說什麽。”

“唉,何至如此!”

事到如此,張佳木也就只能嘆息不語了。

王驥一夜間老了十歲般,臉上的皺紋也是越發深刻。王增的事,對他的打擊至為慘重,可以說,在場的人都是看出來,老頭子命不久矣了。

一見如此,再想想王增已經天人相隔,張佳木便是再鐵石心腸,也是眼眶有些兒發紅。

畢竟,在這靖遠伯裏有他一段至關重要的回憶和美好的過往,當初就是在這裏,他擺脫了黯淡無光的前程,就是在這裏,揚帆起航。

他站起身來,到王驥身前,跪下施了一禮,道:“伯爺請放心,日後由我看顧王家,一定不教王家再吃一點虧。”

以張佳木的身份,說出這般話來,老實說,在未來幾十年內,這個承諾比皇帝的丹書鐵券還要管用的多。

世侯伯府,要的就是一份安穩。

有張佳木這麽一個承諾,便是心如槁木的王驥,也是神色微微一動,然後露出感動的神情。

至於王祥等人,更是看得出的欣喜。王增當然是他的兒子,但這會子的人妻妾成群,死了一個嫡子,還有好多庶子可以選擇,王家能傳承下去,比什麽都重要。

“唉,承情之至!”王驥也不能不表示謝意了,看看王祥,老頭兒一臉苦笑,道:“以後就要靠你看顧吾家子侄了,他們不是能做事的材料,就安享富貴吧。”

說著,王驥站起身來,看向張佳木,一字一頓的道:“增兒臨去時,還托我問你一句話。”

雖知道必定不是好話,但張佳木也無可推托,因道:“請老伯爺說。”

“增兒叫我問你,將伊於胡底?”王驥慢吞吞地道:“什麽時候封公?封王?再加九錫?他想說,歷來得國之正,無過於大明。現在佳木做到這種地步,京師和地方的錦衣衛足夠穩住局面,本朝又不準親藩臨民裂土,沒有人制得住他了。要說一聲,能進的不算什麽,不過是多一個開國帝王,到這種地步兒了,能退一步的,才是難得的大聖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