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開恩(第2/2頁)

耽擱時間,但又不能把人用的太狠,而且上手也要有熟悉的過程,所以格外誤事。

以張佳木的規劃來說,就是有幾萬人當兵吃糧,平時打熬力氣,由文思院的工匠日常教導,學的就是泥水瓦匠的活計,但又算軍人,不需世襲,不怕把自己全家都帶成黑不見天日的匠戶,所以報名的很不少,三萬人的額子吃的餉和以前京營兵也差不離,自然是人人踴躍,報名者眾多。

當時軍餉來說,只要發足了也並不低,京營兵雖不優厚,但也不薄,雖不能和邊軍一人當兵全家不愁吃喝相比,但吃了這糧餉,一家的光景就好過許多,也是實情。

所以張佳木極有把握,向著皇帝保證道:“天順四年,一定可以把皇上的萬年吉地修好,到時請簡派大臣和工部人員去驗收,如果有不妥之處,治臣的罪好了。”

他很少大包大攬的說話,這般一說,皇帝心中極是歡喜,當下眉開眼笑,向著張佳木誇道:“你辦事,我放心!”

“皇上過獎了。”

“頗有些人,在我跟前念叨,說是叫一群工匠當了官,實在有辱斯文。”皇帝突然大發感慨,向著張佳木道:“你和我說過,向來變法之難,就在於人心守舊。我當時便反問他們,匠人雖不讀書,但勾股描線,讀書人可能?天底下學問如江河小溪,奔流不止,一起匯入大海方成大道,豈能抱殘守缺,除了書本就沒有別的學問了?要是真這麽想,就還是讀書不多,學問不純,且回去再好生讀十年書再說……”皇帝說的眉飛色舞,其實這一套理論倒是張佳木平時說的多,皇帝自己記了下來,這會子用來批駁腐儒,當然十分痛快,皇帝自己也是大為得意。

當下喝了口茶,又繼續道:“文思院之事,當然是要準,而且,要抓緊,訓練工匠和廂軍工程營,都由你一力主之,朕之大事,都倚卿實心規劃,你,要注意自己的身體!”

張佳木是斜坐在皇帝之下,很年輕且有朝氣的臉孔,留著胡須,但並不長,所以臉龐還略顯稚氣,就是這麽一個年輕的大臣,拳打腳踢,居然到了皇帝當面說出深為倚重的話頭來,這也算是一個天大的奇跡了。

向來中國傳統,說是有甘羅十二歲為相,但能權秉天下的人物,無不是老成精幹,是人尖子也是老狐狸,才能擔當大任。原因也很簡單,不是說聰明就有經驗,亦不是說有了聰明和經驗就有權勢,總得慢慢經營,把自己的關系網盤的大了,活了,再有實際的能力,才談得上做一番事業。

唯有張佳木是個例外,在皇帝和幾個大臣的扶值下,也是自己的能力出眾,所以上位極快,而掌權之後,叠逢政變,又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勝利,終使得自己到了如此高位,現在年紀輕輕,就是大明第一號的權臣,而皇帝也是忽略了年齡,如囑咐年高德勛的大臣一般,很隨口的,自然而然的就說了出來。

張佳木的臉色也確實是不大好,雖然還是神采飛揚的樣子,但眼神中略有憂色,面色中也是帶著掩不住的疲憊之色。

以皇帝看來,自是平時操心政務,這陣子太過勞累的原故。以張佳木這般的身體和年紀,居然操勞成這般模樣,皇帝心中也是大為感動。

吩咐一句後,皇帝自己又向著近侍太監吩咐道:“去拿一支好人參來。”

近侍自是答應著下去,張佳木倒是躬身道:“臣的身體向來壯健,不需人參調理,皇上厚賜,臣不敢領。”

“什麽話。”皇帝怫然不悅,道:“雖是你貢來的,但需著了我便賞你,咱們君臣之間,你還當不得一支人參麽。”

“謝皇上聖恩。”張佳木起身謝了一謝,但臉色一變,突發感慨道:“臣為了皇上和國事,不怕身子勞損,但,如果身後總有人算計陰謀,甚至想要臣的性命,那麽臣也實在是難以為繼了。”

說罷,他站起身來,免冠跪下,口中道:“請皇上將臣革斥罷退,免官於家閑居,以全臣與皇上的君臣之義,也是保全臣之令名,請皇上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