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少年(第2/2頁)

“你叫什麽名字?哪裏的人?”李賢信步而行,在第三列的排頭看到一個矮個少年,個雖不高,但昂首挺胸,目不斜視,雙目亦是堅毅有神,光看儀態端的不凡,而除了儀表不凡外,站姿也是完美無可挑剔。

但李賢注意的不是這些,他注意到這個少年背後用不明顯的細繩在衣甲內綁了一塊板子,板子兩邊有尖銳的釘子,釘子的尖頭已經沾上了血跡。

聯想到當時軍隊體罰軍人的習慣,李賢下意識的認為這是被體罰的一種表現。既然如此,他決定賣個人情,問清原由後就赦免了這個少年。

“也算他有福吧,能見到我。”

李賢一問,少年軍官便昂首答道:“回閣老話,小人姓戚名士敬,世襲山東登州衛指揮僉事運糧把總官戚泉子”

李賢眼眉一挑,倒是小小吃了一驚,這個不起眼的矮個兒少年原來還是一個衛指揮僉事的兒子。

“你是長子不是?”

“回閣老,是。”

“是長子,怎麽肯放你到緹騎中來吃這個苦頭?”

說起這個,戚士敬微微一笑,朗聲答道:“回閣老,我就是在家,也是一般要吃這個苦頭的。自小人記事之日起,晨而起身讀書,然後騎馬,練箭,再下來練力氣,器械,至晚方息。在這裏也是一般行事,所以,也習慣了。”

“好,好,有志氣的孩子。”李賢大加贊揚,笑道:“不愧是將門世家的子弟,有出息,不要辱沒了你祖宗”

“是,小人祖宗戚祥,從太祖高皇帝三十年,由小旗官積功至京師中所百戶官,征雲南戰歿……太祖皇帝憐憫小人先祖,賜世襲指揮僉事一職,所以小人家中,向來武備不斷,隨時預備給國家效力。這一次緹騎招人,言明了將來要去邊關征討不服,家嚴聽說如此,又聽說這裏管訓甚嚴,除了弓馬騎射,還教導戰陣之法,騎戰之法,所以便將小人送至此處,指望小人一刀一槍,自己搏個功名富貴出來”

“哦,哦,可敬之至”

這般說法,不僅李賢面露滿意之色,便是在一邊聽著的緹騎軍官,也是一個個面露嘉許,顯是對戚士敬大為欣賞。

事實上這個戚士敬也確實是很優秀,不論是刀槍劍戟,還是行軍戰陣的細節,戚士敬都顯露出一個將門之子優異的素質,不得不說,在一些注重教育的將門世家裏,對子弟的教育還是很成功的,最少,在起步方面,他們要比平民百姓和普通軍戶的子弟強上百倍。

此時戚士敬站的地方就是一排的排頭,按張佳木預備再改革的新軍制,這個位置就是一排之長,一排三十人,由一個排長和排長的兩個副手,加上一個旗鼓手、一個傳令所組成。

排之下,便是十人一火的三個火長,每個火長有一個副手,再下來,就是五人一伍的伍長,以次類推。

這種軍制,張佳木已經有打算推行全國,不僅是營兵,以後的衛所兵,改革之後的全國所有軍隊,都將采取一種軍制,從武官制度到普通的營制,將全部改革。

“此事太保做主可也。”

在聽完緹騎軍官們的介紹之後,李賢不置可否,笑道:“訓練、行伍,這都是都督府的職責,太保一手主之可也。”

現在張佳木是掌左右兩府事,掌前府的忻城伯也被撤換,前後兩府,不出意外將也會換上他信的過的幫手。

這樣,原本一分為五的大都督府,其實是被他一人掌握,所以李賢很識趣,對這種純粹的軍伍之事,並不打算發表任何的意見。

“那麽,我來問你。”李賢誇獎了戚士敬幾句,然後便板著臉道:“你犯了什麽營規,居然被綁上這種戒具,我看,這個比戴枷更疼吧?”

“呃……”

聽著李賢這麽問,戚士敬倒是愕然,一時間不知道怎麽答是好了。

“回閣老。”這一次武志文出來代答:“這是這個戚某人自己綁上的,他有點駝背,軍姿站的不好,為了端正站姿,自己綁上的這個,一躬腰,釘子就會刺入身體,所以時間久了,漸漸就不敢躬身彎腰的走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