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操守(第2/2頁)

“你叫什麽?”張佳木怕嚇壞了對方,和顏悅色的問。

那少年軍人跪在地上,頭也不敢擡,顫聲答道:“小人叫薛福壽。”

“哦,這名字不壞。”

張佳木笑了笑,索性捧著碗坐到薛福壽的對面,笑道:“你阿爺阿娘給你取這個名,就是想你有福有壽罷?”

“是,太保說的是。”

這麽對答幾句,張佳木並沒有打什麽官腔,說話也甚平和,所以幾句下來,薛福壽也就膽大了許多,對答之時,還敢擡頭偷眼看張佳木。

張佳木心中暗笑,卻是假作沒有察覺,只是繼續問薛福壽一路來的情形。

“你多大啦,怎麽就點上你了?我看你這模樣,有沒有十五?”

“有是有了,小人今年都十八了。”

“十八,長的可真不夠個兒。”

“也是沒法子。”說起這個,薛福壽也甚是無奈,道:“軍戶生計太難了,小人家中兄弟姐妹七人,種的地才十五畝薄田,勉強糊口也難。”

他也是說的口滑,全沒有看到,就在自己身後的百戶和幾個總旗小旗之類的軍官,此時已經是面色如土,不成人色了。

十五畝地,一年全部的收成當是四五千斤左右,連同麥子和一些雜糧之類。

但這些糧食,最少要交一半給上頭,就是本百戶的百戶官。

當然,百戶也沒有全吞,亦要逐層上交。這些糧食,有多少能入國庫,看歷史的記錄就可以了。洪武年間,衛所交糧極多,所以太祖極為得意,養兵百萬,不費國家一錢。

不僅不費錢,還有收入。

這個賬明太祖算的當然很清楚,所以大是得意。不過,洪武年間,將領已經開始逼壓小兵,明太祖有著名的一段話,便是說,小軍不易,一共關那麽一點餉,要養活父母妻兒,持戈衛國,你們再逼迫勒索他,他又如何養活家小,又哪有能力再效力國家?

道理當然是沒錯,不過和人心的貪婪比起來,天大的道理也是無用的。

連明太祖這樣的狠人,用剝皮實草的辦法也阻止不了的事,到了現在,究竟是什麽樣的情形,簡直想也不必想了。

交掉這些糧,剩下來的還得賣掉一部份,留做上京裏班操的盤纏,這個費用是不能省的。以這個薛福壽家的情形,想湊起賄賂到不參加班操的錢絕無可能,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不要受太多的罪就行了。

除此,就是鹽和布等一些必須品,還有鐵犁等必要的農具,不論是買或維修,都要一些預算的花費。

這麽一算,就知道日子過的有多緊巴了。

當時又無有高蛋白來補充營養,肉亦不大吃的起,比起那些種私田的農民也是遠遠不如,拼命吃糧,一頓幾斤也抵不得飽,除了給自己種地,還要給上頭的總旗和百戶家裏種地,比起佃農還不如。

佃農最少不會被強迫多做這麽多活計,要上交那麽多的糧食。

軍戶是如此之慘,也就怪不得他們連年逃亡了。

但就是這麽一群人,要每年番上班操,持戈衛護國家,同時還要被皇帝和貴人們支使,克扣他們的糧餉,吃的是雜糧和野菜,做的是夯土制磚造城這樣的重活,就算不修城墻,也是去陵墓,要麽就是給貴人們做勞役,幹雜活,從站崗到力氣活,無所不包。

現在這情形,一被班操點中,就得老大一筆花費,國家不管,還得自己賠累才能不餓死,不然來回千多裏路,加上半年以上的勞役,好好一個壯棒小夥子,從原本的衛所到京師,再從京師回來,經常就去了大半條命。

所以,必須得賄賂上官。在原衛所,賄賂到了,便可以免點檢,少給一些,也能少受些罪,而帶隊的上官,也必須搜刮下屬,把他們的最後一文小錢也榨幹,才能滿足。

張佳木原本以為,這些人敲詐一些,但好歹做活的人能吃飽,現在看來,倒是對這些官員的操守實在也是太自信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