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貢金(第2/2頁)

當時明朝的巡撫制度還剛剛開始不久,主要責任還是在管軍打仗這一塊,涉及民政、學政、刑法等諸多方面還是以後的事了。就算是後來,明朝的巡撫在職責權力上也不如清朝,布政使司和按察司仍很強勢,不象清朝,藩司和臬司就是巡撫的屬吏。

布政司參議是三品文官,在地方上已經屬於大吏,太子為了貢金,就這麽一言而決,顧盼之間,倒也是很有魄力的樣子。

“吾兒真有決斷。”周妃在一邊歡天喜地的道:“將來必為太平天子。你父皇那裏,我去說,必定不會和你為難的。”

萬氏在一邊也是笑道:“小爺這麽有決斷,這一下娘娘也不必擔心了,這會子只管暢開來花用,就算用光了,將來太子一定不會教娘娘短了花費的。”

現在的皇帝是長於深宮,根本不知道民間疾苦。這一點不能和太祖和太宗皇帝比,就是仁宣二帝也差遠了。

畢竟仁宗只是燕王世子,接觸到的層面還不一樣,後來的宣宗皇帝早早就被太宗皇帝帶在身上,調教的甚為出色。

而且,宣廟性喜微行,曾經在京郊宿於民間,見寒屋陋室,百姓不能飽食,因為此事而大感慚愧,說是盛世,但京郊畿輔間就有那麽窮的窮人,皇帝寧無愧乎?

當今皇帝除了北狩時在蒙古人那兒吃了點苦頭,也是自小長於深宮,對民間疾苦就知道的很少了,至於太子,更是一無所知。

正因如此,太子此時也是唯知收益,而不論其它。

至於開礦死人,或是鬧事如何,真真也不必放在心上,不必去理會的。就是皇帝那邊,恐怕也真的不會說什麽,只會叫雲南正常貢金,不要激出大的變亂來就可以了。

至於成化年間,萬氏和周妃勾起手來花費宮中儲蓄,十幾年間,把明朝百年積蓄用的光光,把朝野間的風氣敗壞到不可收拾,奢靡之風從成化年間興起,一直到毀掉大明為止。

萬氏在一邊也甚是得意,這件事,是她冒險做主答應下來,結果事情就這麽成了。她偷偷看向公主,見公主默然,心中便是更覺快意。張佳木偷偷采礦的事,知道的人當然不多,但萬氏就是其中一個。

畢竟萬通曾經在錦衣衛幹過,有一些礦,是保密層次很高,外人不得而知。而幾個銀礦和銅礦,因為張佳木已經貢銀和銅給內府,所以也沒有刻意的提高保密等級,知道的人便相對多一些。

萬通知道了,自然是要在姐姐這裏吹噓,將錦衣衛的礦吹的神乎其神,真真是日進鬥進的好買賣。

有了這個消息,萬氏當然是對張佳木又是嫉妒又是憤恨,在她看來,外頭的官兒都大發其財,張佳木當然也不能免俗。發了財,對內廷還是裝窮,實在也太過不夠意思。況且,她對公主自也有一點拋不開的嫉妒之心,張佳木少年英雄,比起低矮肥胖的童稚少年的太子來,更具有吸引力,而眼瞅著公主出嫁,萬氏心中,自然也是極不舒服。

只是這一層的心思藏的極深,連她自己也不敢深想。她知道,若是露出一星半點,別人沒事,她卻是必定失寵,以她的驕橫不法,在宮中得罪的人太多太多,只要失寵,就一定是發到浣衣局餓死的命運,絕不會有第二條路可走。

“姐姐”有了黃金,太子的心情大好,也顧不得和公主置氣,甚至連崔浩什麽的,更是拋之腦後了。

太子只好畫畫兒,看雜戲,漂亮衣服,新奇的玩意器具,這些,都要錢。就算是當了皇帝,也不是想怎麽用就怎麽用的。

一年一百萬的金花銀,要發俸祿,要給光祿寺拿去一部份,剩下來的才能藏在皇家內府給皇帝使用。

一想自己開辟這麽大的財源,太子就很高興,拿著這麽一塊金子,對公主笑道:“瞧見沒有,大姐,回去和駙馬說,雲南貢金,沿途叫他好好照料,不要叫匪人打主意搶了去,我知道,他的錦衣衛在各地都有布置,這是一件要緊的公務,叫他不要不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