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年富(第2/2頁)

當今皇帝在施政上可能有不少失策失職之處,不過,論起他的感情世界,倒也真的是難得的至情至性的一位至尊。

皇後賣鞋打履幫助皇帝度過難關,所以皇帝復位之後,與皇後極為恩愛,而且,對嶽家也極盡照顧,不僅嶽父封為伯爵,還經常賜鹽茶引,土地更是無數。除此,還經常微行或是大擺儀衛到皇後家裏,和嶽父同席對飲……這樣的榮耀,真的是諸侯王或是公爵也遠遠不如。

有這麽一位表率,士大夫對原本的禮節不那麽講究,也就是情有可原了。

“不是這麽說,不是這麽說。”年富連連擺手,示意不敢當,不過,原本嚴明剛毅的臉色也變的柔和下來。

“兒見過父親大人。”

待張佳木和年富說完,年錫之便也是上前,挽起衣袍下擺,便要行禮。看了看兒子,年富神色溫和的道:“你在太保跟前,就不要給老夫行家禮了。”

說罷,轉過身去,不再去理會年錫之了。

老父的脾氣秉性向來就是如此,年錫之深知不可再拜,於是默然一揖之後,也就老老實實的站到了年富的下首,他是張佳木的心腹幕僚,於公於私,都有旁聽之責,聽完之後,才能對事提出自己的建議。

要說起來,現在張佳木身邊年輕敏銳的讀書人也不少了,還有不少有舉人或是秀才身份,現在一律加參議,吃六品官的俸祿,有什麽需要他們的,就召來吩咐。

什麽奏議、書啟、各地風俗、儒家經義什麽的,都是顧問這些人。人盡其用,這些人雖然不算是平步青雲,但待遇也很不壞,也算是盡忠職守。

但眼前這樣的情形,召參議來顯然是不合適的,只能由年錫之和陳懷忠兩人分列左右,以備參考建議。

父子二人,一坐一立,一個是烏紗圓領,仙鶴補服,一個是卻是武官的獅子補服,一文一武,倒是涇渭分明,十分可笑了。

只是此時文武分明,不象永樂年間,由文轉武,或由武轉文都不算奇怪,眼前情形,若是換在別人眼中,怕不僅是可笑,還是十分可惡。

“老先生此來,不知道有什麽事麽?”

既然坐定了,仆役也獻過茶,張佳木便張口詢問來意。

都是為國負責的大人物,倒也是當真沒有什麽時間用來閑談聊天。

“倒是確實有一些事,需上稟太保。”年富十分沉穩,因道:“前次議定,清理京營兵後,將清退下來的無殘疾的健壯營兵留用,雖不能為團營兵,但可為檢校廂軍,太保這是仿的宋制,用來安定人心,自然是好的。至於徹底淘汰的老弱,也是一次發給米糧若幹,家中如果有健壯子弟願為軍或兵的,可以優先遞補,這樣,大局可為,京中也不至於太亂。”

“是的。”提起這個,是當前第一等的軍國要事,張佳木的面色也凝重起來,因問道:“具體的數字,出來了沒有?還有,叫直隸、河南、山東三省挑選精銳充實京營的旨意,內閣應該下來了吧?”

“詔旨是下來了,不過,此事暫且還不能辦。”年富苦笑一聲,道:“先回太保先前的話:十團營名冊上的人數是十萬零七千四百五十三人,經太保檢點沙汰,現余六萬五千三百二十七人。淘汰的人,又留下一萬八千六百三十一人為檢校廂軍,剩下的,就是一次發給數石米糧,連‘老家’亦不必回,直接就回家為民就是了。”

淘汰團營兵的工作,做的還算順利。因為這件事涉及到團營兵的質量,而且張佳木決心下定,也不怕得罪人,所以淘汰下來,各方勢力也沒有什麽話說,更加沒有什麽動作,所以該為廂軍的為廂軍,該回家的,也是老老實實的預備回家。

至於“老家”裏的還在名冊上的二十六萬人,張佳木也是預備近期就開始挑選,能充實團營的當然是好,如果不能也不會勉強,加入廂軍就是,剩下完全不合格的,就和之前團營裏淘汰的一樣,直接由軍轉民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