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制度(第2/2頁)

傳旨的小宦官一走,內閣裏幾個大學士俱是一笑搖頭,只有彭時甚為不滿,面露薄怒,道:“午朝是內閣與皇上議事,比起早朝還要緊的多,不知道皇上和張佳木有什麽可說的,這麽久了,還要賜宴”

身為大學士,雖然俸祿不高,不過有賜給的府邸,還有賞賜的莊田,所以其實並不窮困。到了嘉靖年間,大學士徐階有二十萬畝地,還是在寸土寸金的松江和蘇州諸府,所以大學士的日子過的是很滋潤,除了一個孤高自傲的於謙,真的是寸土不要,寸金不取,景泰當年的賞賜,一般人都高高興興的收下來,但於謙卻是封存在家,一文不用,後來掛冠南歸,只蕭然一身,一輛馬車載人,一輛車帶些書和用具之類,除此之外,就是身無長物了。

眼前這幾位,就算是彭時,也是生活無憂,至於皇帝的賜宴,一般的大臣非得有大集會,大慶典,才有機會列身其中。

至於李賢和彭時這樣的大學士,簡直是三日一大宴,五日一小宴。

西苑這樣的皇家禁地,一般人根本進不去,裏頭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的天上宮闕一般,一般的大臣瞧也難得能瞧一眼,但大學士沒事就能進去,遊船,騎馬,最近春光正好,隔幾天皇帝就賜大學士遊西苑,並且賜宴,叫眾人看風景賦詩,這般的待遇,一般的大臣哪裏敢想。

就是這麽著,彭時還是吃味的很,便是李賢也只是一笑而罷,並不響應他,其余幾個大學士或是如商銘這般,是負罪後又赦歸,所以不便多說,又有些是後學新進,不能和李賢和彭時比資格,所以凡事都不多嘴。

此時大明的內閣創立雖數十年,但很多制度倒還沒有確定,只有首輔一制,算是已經堪堪成型。

首輔有票擬之權,任何奏章,按程序是從通政司再送到內閣,內閣由首輔票擬之後送到宮中,然後宮中司禮批紅,發出上諭來,內閣副署之後,就算是正式的詔旨了。

一般來說,內閣的票擬輕易也不會被駁回,就象皇帝和內閣的詔旨下來,各科的給事中有封駁之權,如果覺得旨意不合理,給事中就能用封駁權予以封回。這種權力,一般也沒幾個給事中會用,所以,內閣的票擬,一般也不會被駁回。

畢竟,明朝大學士尊崇,雖不能和宋之宰相比,但明朝皇帝也算是給足了面子。口稱先生而不語,任以國事委之,除了少數帝王,基本上明朝二百余年時間,就是皇帝、司禮監,還有內閣三位一體,共治天下。

首輔有票擬權,所以就是與其余大學士區分的關鍵所在。除了首輔之外,便是次輔有權,而李賢首輔,彭時次輔,此時的內閣,便是在二人之下運作了。

彭時發完牢騷,倒也安靜。他也是極忙了,次輔責重,每天要看的奏章不知道有多少,千頭萬緒,都要這些大學士一一先理順。

這個龐大的帝國雖然力求安靜,甚至地方官不給百姓受理刑獄,不多事,不生事,就算是清正廉潔的好官,但畢竟是這麽一個龐大的國家,各方各面的事情每天是層出不窮。

邊境的錢糧調撥,軍情敵警、燒邊,就很夠頭疼,還有各地的駐軍調動,糧餉,衣袍,當然,還有修河、修路、地方官的賢愚不肖,各地的刑案大案,官員調動,錢糧征調或是免征,都屬於內閣可以過問的範圍。

光是大學士,還有那些副手們,每天都是忙的腳不點地,內閣學士,原本就是皇帝的副手秘書,回想起來,明成祖已經算是勤政,但每天這麽多的政務,也得設內閣這個秘書班子來幫手。而大明太祖卻是自己一手一腳,全部自理,這般的強悍,真真是叫人思之而佩服異常了。

除了內閣事務之外,彭時還要負責給太子講書,還要管理國子監的日常事物,所以每日的繁忙也真是非同一般,是常人極難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