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起始(第2/2頁)

但當面時,皇帝總會忍不住暴露自己一些弱點,比如心軟。

只是這一次,張佳木在眼前,皇帝決心也是早就下定了,當下別過臉去,不理這幾人,只是跺腳道:“來人,來人”

皇帝的用意,在場的人當然全部知道,一聲吆喝,立刻便過來一群小宦官,連拖帶拉,把這幾個哭叫求饒的可憐蟲全拉起來。

“都開發了吧”皇帝面色鐵青,喝道:“叫他們再敢亂嚼舌根”

“這……”今天侍奉在皇帝身側的是司禮監的懷恩,他在宮中也是以仁厚著名的,雖然看出來皇帝決心下定,但還是想勸說兩句。

“不必多說。”皇帝警告他道:“這一次朕是要給宮中做一個例子,張佳木稱的上是公忠體國,是朕的心腹大臣,朕有多少事要叫他做,由得你們這些小人輩在這裏胡說八道?後宮之中,誰再敢生事,他們就是例”

這麽一說,不僅懷恩不滿,就是別的太監,也是面露憤怒或是不忍之色。

後宮已經自成團體,就和張佳木的錦衣衛一樣。彼此可能也分派別,也有內鬥,但錦衣衛和幼軍等處已經在張佳木的調和下形成了一個密不可分的利益群體。

而宦官集團,就是一個更緊密,更團結,更加嗜求權力的一個純粹的政治集團。

只有在打跨政敵之後,它才會有內鬥的可能。

現在皇帝所為,雖是在短時間內把宦官們的敵意強行壓制下去,但將來的反彈,想來也會極為酷烈。

看著板著臉的皇帝,張佳木倒是真哭笑不得了。

很快,幾個宦官就被亂棍打死了。原本施刑該是拖到午門,交給錦衣衛來處理,但眾宦官兔死狐悲,還是自己動手,幾棍就打死了,這樣也是免受活罪。

“唔,拖到城外,每人賞一口棺材,好生葬了吧。”

太監一般是沒有這種待遇的,皇帝一吩咐,各人也是露出感激的神色,不過,看向張佳木的眼神,可就是更加怨毒了。

“看,朕於你,可是沒有話可說了吧?”皇帝神色略有些疲憊,不過,更多的是興奮,他站起身來,目視張佳木,道:“朕知道你有不少韜略智謀要展布,有不少涮新國計民生的大籌謀,朕素知你,你可盡管放手去做”

一個帝王,能這般表示對臣下的支持,已經是極其難能可貴了。

張佳木心中頗覺感動,當下便道:“請皇上放心,臣於大明,亦是忠忱不二。”

“好,好,好”皇帝連呼三個好字,臉上也甚是高興,圓圓的臉上放出光來,當下便只道:“有什麽奏議,呈上來,朕無有不準”

“是,聖上既然如此說,臣當然是如此。”

其實張佳木心中自有展布,在他看來,大明現在是一個表面健康的人,但內裏的肌體卻是正在潰敗之中,就和一般的王朝興替一樣,遲早是要有死亡的一天。

當然,自古無不亡之國,就算再強大的帝國,都有敗亡的一天,這無可說得。但漢人王朝實在是周期太短,最長的漢和宋還分成了兩截,每一次王朝更替,都是血與火廝殺的戰場,東西兩漢更替,人口少了千萬以上,南宋時,更是被蒙古屠殺了七成以上的北方漢人。

太慘了。

張佳木要做的,並不是有野心建立一個多龐大的帝國。事實上,任何國家的敗亡都是由於自身肌體的腐敗,他要做的,是建立一個良性的,可自我循環的體制,使這個國家腐敗的程度減慢,減緩,使得這種不到三百年一大亂,然後死傷一半中國人的王朝更替能來的慢些,溫和些,不至於那麽慘烈。

只要建立起這樣的一個體制,就象漢唐的武功,宋的文治一樣,漢人就會創作出無比璀璨的更先進文明的文明,當然,還有更強大的帝國。

而這一切,就需要從眼前做起,千裏之行,終究要始於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