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玻璃

張佳木所說的“莊上”,當然就是指的鮑家灣。

原本只是一處三四千畝地,一百多戶人家的小莊園。張佳木初顯貴時,也學人買田問舍,正好,京郊一帶,田地叫人買賣一空,這裏的佃戶要尋一家靠的住的好主人,機緣湊巧,就是賣了過來。

到了張佳木手中,連番改革革新,附近的十幾個莊子,四萬畝地大小的地方,已經全部被他買了下來。

光是修路,就花費了極多的人力和物力。鄉間行路,極少有大路,多半就是田地河堤的阡陌用來行走,最寬不過三四個並行,窄者只能容一人一驢行走罷了。

通衢大道,則是少有的官道,經常是數千人在方丈之間比鄰而居,以小路阡陌而行,雞犬之聲相耳,而來往卻是殊為不易。

離京城近些的還好,稍遠一些,隔開一二十裏,說是天子腳下的近畿,但不少人終其一生,連京城的城門是什麽樣子,都是沒有見過。

買下莊子之後,張佳木便在農閑時下令修道,挖基填土,夯實路面,雖不能和真正的官道想比,好歹進出也方便了許多。

各莊之間,全有這種道路相連,寬度可容三輛大車並行,在農人百姓看來,就是極寬敞的官道了。

修路,建大棚,建窯廠,內衛的幾間學校、火器局、兵杖局等極為機密的部門也都設在這附近,星羅棋步,隔著幾裏遠,就已經看到內衛的密探和力士在四處巡邏了。

離的越近,盤查就會越嚴,外人根本就進不去,內人外出,也有嚴格的程序督管,所以這兩年來,鮑家灣這裏基地越來越繁盛,但外人竟是一點不知。唯一所知的,就是這裏大棚眾多,還有張佳木開設的郵傳的總部,錢莊的總府、琉璃廠和出產農具等物資的鐵廠都設在此地,別的,就算是京中權貴,也是一無所知了。

“到了。”

夜色之中,等看到一座座偶有燈燭閃亮的大棚之時,騎馬在最前的李成桂吐一口氣,神色變的輕松起來。

張佳木現在擁有的大棚林林總總,幾乎有近千個。隨著琉璃燒制技術的成熟,已經在試制玻璃。

在技術上,玻璃燒制並非是絕無可能,事實上,在中國先秦時代就有玻璃制品,只是純度不高,摻有沙粒等雜物,當時的貴族並不喜歡,相反,是喜歡漆器和陶瓷,後來又是瓷器大行其道,所以中國的玻璃制造業停滯不前,甚至是把技術給丟失了。

制鏡業,手表業,這些早期海洋貿易中的好東西對手工技術要求特別強,專門技術也很高的制造業張佳木是無法涉足的,這東西不是砸錢就能搞起來的,沒有一個體系玩不起來。

倒是雜質較高的玻璃制作起來並不復雜,中國人的琉璃器其實就是玻璃的一個變種,用石灰石、純緘、石英沙等在千度以上的高溫之下,就會燒制出玻璃來。

只是中國人是在上古時制作青銅器時發現青銅殘渣有這種透明碧綠的物質,因為有銅綠在內,所以燒制出來的玻璃也是青翠碧綠的,因其漂亮別致,所以發展下來,就成為琉璃制器,而不是在透明上下功夫。

現在張佳木只是指出了另一個要求,那些燒制琉璃的匠人經過不長時間的燒制試驗,也並不需要什麽科學基礎……畢竟科技含量很低的玩藝,在半個月前,幾座嶄新的玻璃制的大棚已經建成,這一次出城,查看新造的玻璃大棚,也是重要一環。

“大人,這玩意……”

雖然人很多,馬蹄聲也響的厲害,加上馬打噴嚏的響聲,人的說話聲,嘈雜不堪,吵鬧不休,但眾人還是很清楚的聽到了李成桂下巴掉落的聲響。

似乎就是“卡嗒”一聲……

更多的人湧上前來,於是更多的人瞪大了雙眼,很多人都情不自禁的張大了嘴巴,任憑口水從嘴巴裏流出來,再滴落到衣袍的前襟。

“大爺,這這,這是什麽呀?”

跟在張佳木身邊的,絕不能是沒見識的人物,但就算是年過半百,一生見多識廣的錢老夫子,此時也是張大了嘴巴,看著前方猶如二傻子一般。

就在眾人眼前不到半裏路的地方,路邊兩側原本都是大棚,此時天熱了,就算有菜也是最後一批,倒是水果多些,但亦賣不出高價來。

只是葡萄多些,用來釀酒出賣。

京中普通人,寧願再等兩個月,到時候多的是便宜果子可吃,只有那些士紳商人,才會在這個青黃不接的時候高價買了去,用來待客炫耀。

至於時蔬早就賣過季了,此時菜又多又好,人自然不會買,當然也不必用大棚了。

而前方就是一個西瓜棚子,其實在南方,西瓜差不多已經可以收獲了,但北方早晚溫差大,夜裏氣溫還很低,所以西瓜上市還得過兩個月,整個西瓜棚有十余個,不到二百畝地,去歲賺的銀子卻整整超過三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