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分府(第2/2頁)

按祖制,皇帝在擁有一定數量的皇子之前,要有一個成年的親王留在京師之內。皇帝無子,而且突然崩逝的話,那個親王就能出面掌握大局。

就算是皇帝有子,但子嗣太過年幼,而親王年歲不大,也可能留在京中備選,以防止出現較為尷尬的局面。

正統十四年,當今皇帝親征,結果失陷於敵陣,當時的太子年紀太小,根本無法出頭掌握危局,而明朝又無垂簾祖制,所以當時太後做主,就叫皇帝的弟弟,也就是後來的景泰皇帝以親王的身份繼承皇位,以確保大明社稷不失。

在社稷面前,大宗小宗的利益之爭就得讓一讓位,這也是大局時勢所逼。就算當今皇帝復位,也不可能說當時的決斷是錯的。

只是廢立太子,才使景泰失去人心。

德王,就是現在的皇太子朱見深的候選,在朱見深成年並且育下多名皇子之前,德王是不會離開京城之國的。

後來明武宗時無有皇子,亦無兄弟,這才使親藩入京即位,也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但這種保險的皇位繼承法並沒有斷絕,到天啟崩逝,他的兄弟崇禎就繼承了皇位,成為大明最後一位皇帝。

現在德王雖小,但太子也不大,況且現在後宮中周妃勢大,錢皇後雖然後位鞏固,但在實際的權位上已經漸漸快不如周妃了。

畢竟,宮中的人不勢利的還是少數。大家都是明白,當今皇帝身子並不是很硬朗,當年一年的戰俘生涯和近八年的南宮囚徒生涯都嚴重的損害了皇帝的健康,現在的皇帝雖然沒有大毛病,但過胖,身子骨虛,這都是叫人看在眼裏的。

皇帝不會如他的高祖和曾祖那樣高壽,相反,還會如他的父親和祖父那樣壽不永年,這在朝中和宮中都已經取得了共識,這一點,在很多人眼裏,是至關重要的。

便是皇帝自己,恐怕也不會有自己會長壽的想法,在皇帝看來,再有十余年時光,太子也真正成年,那時候撒手去了,也沒有什麽對不起祖宗和子孫的事了。

但在後宮之中,周妃權勢漸長也成為不可阻止的大勢,畢竟皇太子是將來的帝王,到時候就算錢皇後變成了錢太後,也勢必將是如景泰年間兩個太後並立的局面,而真正的大權,必定也是掌握在周妃手中的。

就算是現在的皇太後,年事已高,漸漸不問外事,宮裏的人事也是不大管了。

這般情形下,周妃如果謀害德王,亦並非不可能之事。

但德王身為太子的副儲,也是萬萬不容有失的。皇帝的子嗣雖說不能說少,但七歲已上年紀的就寥寥幾人,帝室威望連受打擊,如果再鬧出兄弟相爭,親王遇害的事,很難說事態會如何發展下去。

就算是一切正常,但太子如果突然有急病而離世,也非得有一個現成的替補人選不可。

這麽一說,果然是非出府不可,想到這兒,張佳木倒是滿懷敬佩的道:“太後老人家雖然已經年歲很高,但智慮深沉,非吾等所能及。”

對這位老太後,張佳木倒是真的很敬佩。不愧是大明成祖那個年代混出來的,又侍奉過宣宗皇帝這樣的英主,在那種大時代出來的人,在政治智慧和手腕上,就是比眼前這一代人強的太多了。

“是。”李春也由衷道:“太後真的是女中堯舜”

“好了。”張佳木笑道:“還是談正事吧那麽,地方挑好了沒有?分府的銀子,想必是要挖皇上的荷包,吾等臣子可以不管,我要請問,這件事和我說,是不是有要錦衣衛效力的地方?”

張佳木也算是心思靈動,一想明白,立刻就找準了問題的關鍵所在。

李春大是佩服,於是也很爽快的道:“分府的府邸地方,伺候的太監宦官下人,還有銀子什麽的,咱們都不必管,這些向來內府都有規矩,外臣不必幹涉。倒是儀仗護衛,這些就是咱們這些人的首尾了”

“權責有關,自然是不需多說。”張佳木腦海中急劇思索著,嘴裏卻是下意識的道:“先請吩咐下來,我們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