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知兵事(第2/2頁)

“君臣大義已分,就是他們也做不得逆上之事”

“若有理由廢帝,又當如何?”

“這,真真是玩笑話,熙翁莫非飲茶也能飲的大醉?”

“不然,我沒有醉,更不是胡話。歷來政變者,都有想好的理由。不然,漢之霍光廢漢帝,一個月做一千多件惡事,你們信麽?”

“這……”

到這時,眾人已經被韓雍說服,都是瞠目結舌,不知道說什麽是好。韓雍自己雖然說服別人,但也是五中如焚。

他們到這個位子很是不易,十年寒窗也罷了,服官之後,要應付上司,同僚,奉承皇帝,知應宦官和錦衣旗校,為小官時,要有自保之術。

同時,俸祿微薄,明帝馭下甚是刻薄寡恩,不要說和宋比,就是比諸漢唐,也是差的老遠老遠。

一品大員不過年俸一百多石,而漢之太守都有兩千石,這差距離真是太大了一些。

為地方官,還有一些灰色收入,為京官者就只有苦捱和借債兩法了。

好不容易,到此九轉丹成之際,偏又是如此亂法,又怎麽能叫人不憂心如焚。

國事家事,聯在一處,誰願朝綱如此混亂?

廷臣李賢,自然也是他們的主心骨,雖然韓雍對李賢並不服氣,但也巴不得李賢等人能拿出一個切實的辦法來才好。

大勢,他們也是看出來了。皇帝對權臣不滿,甚至是害怕,對宦官雖然信任,但也知道此輩不足以治天下。

皇帝雖不是明君,但好歹知道大事要文官來做,種種舉措,都是向著這上發展。廷臣之受重用,李賢等人自己的修養和能力是一回事,也是正好和皇帝並太子的需要契合,所以君臣相得,甚是默契。

如此再下去幾年,等地方軍權到手,再來改良中央,分三大營為十二團營,讓京營武力分散,也是文官一並推動的一項好改革。

軍權一散,分而治之起來就更方便容易了。

再繼續從勛臣裏挑一些能幹聽話的,分而制之,時間久了,自然而然的就把權柄全部掌握在手了。

怎耐計劃沒有變化快,一夜之間京城內局面大亂到這種地步,又豈能不叫人惶恐害怕,扼腕痛惜。

“要是曹家得了勢。”韓雍面白如紙,但仍然很決絕的道:“吾當出奔到江西任上,絕不留在京城之內。”

“甚好。”余子俊也收了臉上輕松的表情,關上窗子,又拍手叫來傭仆點燈,等房內一盞油燈點亮之後,他才緩聲道:“這種局面,出奔在外更有益於國事。”

“要是李大學士也能出去,就更好不過。”

“不然。”有人反駁:“曹家這樣的人家,真如禽獸一般,我輩在他們面前,根本無說話的余地。但李原德能叫曹欽也服氣,甚至敬他三分,除了他之外,我想不通還有誰能如此?”

“是了”眾人同時悚然,齊道:“內裏有他,外裏再有準備,事情就容易些了。”

“這也是最後一步。”韓雍道:“真到這種局面,吾恐大明社稷危矣。”

以他所說,肯定是蒙古人支持的曹家得勢,京城之中大亂,雖有李賢在內,恐怕也穩不住大局。

局面一亂,外敵一入的話,那就更加危險。

各地親藩,是不是要趁亂起兵,也很難說。真到這種地步,就算起兵殺了曹家滿門,明朝也是大失元氣,恐國運很難再起了。

“唉,夫復何言”有人道:“唯有同舟共濟,以度危局”

更有人言道:“張佳木雖可惡,擅捕擅抓,但好歹不象曹家這樣目無綱紀,而且,還有勾結蒙古韃子之嫌。”

“說這些無用了。”韓雍語氣冷峻,但不容質疑:“錦衣衛那裏是守不住的,我有消息,是兩件伯爵總兵帶五六千京營官兵,這,如何能守得住?”

“唉,說的是了。”這一回連王越也是服氣,垂頭道:“看來是無計可施了。”

“此時就要看吾輩的了。”韓雍斷然道:“就看李原德那裏有什麽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