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駕臨(第2/2頁)

“今晚你請客了吧?”皇帝問。

“是,臣請了蔣安,還有衛中同僚一起吃酒。”

“蔣安這廝,東廠的規矩他大約全忘光了吧。”皇帝輕笑著,道:“成祖設東廠,原本是紀綱之後來監視錦衣衛用的。派人到錦衣衛的南北所聽審問,錦衣衛抓人,得東廠的人知道,每天的節略,得是東廠領頭往朕這裏報……蔣安這廝,已經把這些全忘光了。”

東廠原本是因為要監視錦衣衛才設立,在成祖年間,紀綱敗事,相信就是一群宦官告的密。成祖拿獲紀綱,並且將他淩遲之後,下令東廠在錦衣衛上,從此錦衣衛除了在嘉靖年間之外,二百多年一直就是東廠的附庸。

景泰年間,就是如此。

現在情形當然不同,張佳木位列人臣,皇帝已經命他掌左府,提督幼軍,如此重臣來執掌錦衣衛,原本就不可能位於東廠之下。

更何況,皇帝當初接受張佳木建議時就應該清楚,東廠提督太監都是錦衣衛指揮的推薦,又怎麽指望東廠來監督錦衣衛呢?

皇帝不過是發發牢騷罷了。

大明列帝是信得過宦官的,事實上,王朝覆滅時宦官投降的也不比文武大臣來的少。大家都是人,哪怕就是沒有了小雞雞,一樣也是想繼續活命,沒有道理跟著皇朝一起殉葬的……

不過皇帝就是有這種心理,他就是信的過宦官,別人又有什麽辦法?

在皇帝心中,蔣安大不了就是貪汙腐敗,絕不會危及到他的王朝,所以東廠和錦衣衛狼狽為奸,皇帝的抱怨只是說在制度上,最少在明面上不能做的太過分了……

“是,臣一定提醒蔣安。”張佳木很機警,連忙笑著道:“臣和蔣安都是識於微時,所以有時不拘形跡了些,請皇上恕罪。”

皇帝知道張佳木的意思,蔣安當初也是在南宮伺候的,奪門前後也出了不少力,就算沒有這碼子事,八年南宮歲月,那種苦熬的日子也不是一般人能熬過來的。

當初他自己飯也不夠食,還得靠皇後做針線活貼補,一般的宦官,誰理他們的死活?

這些年來,還真餓死不少,又或是和皇帝關系太近,被景泰皇帝派人捉了去弄死的,也不在少數。

能成功活到現在,都是有福氣的人啊。

皇帝這麽感慨著,對蔣安的一點小小不滿也就煙消雲散了———他向張佳木問道:“這麽說,你是想叫東廠一起發萬家的財?”

皇帝的消息如此靈通,張佳木倒是真的小小吃了一驚。這話,皇帝說起來真的是雲淡風輕,張佳木卻是吃了一驚。

當下想要辯白,皇帝做了一個手式,打斷了他的話:“不要和朕說那些假撇清的話了前一陣,朕還在奇怪,你這個指揮使也做的太奇怪。不做生意,不打富商的主意,怎麽卻又有那麽多錢使?這一下,朕可知道了,你不是不做,只是暗中做大的,省得弄的名聲太差,言官們一起講話,朕都不好說什麽。嗯,你這樣做很好,非常好。”

“聖上真的是……”

“哈哈。”皇帝欣然大笑,道:“你道皇帝不食人間煙火麽?看過太宗實錄沒有?太宗當初沒錢,也是叫人去街上找商戶去取呀”

“啊?”

“怎麽說來著……”皇帝皺了皺眉,喃喃道:“倒是記不清了,只是說,彼等小民該當供奉朝廷,有什麽物事,盡管拿來使,若有多言的,著順天府拿去拷問,欽此。”

“嗯,就是這樣”皇帝說完,也是一臉釋然,看來,他也是對自己的記性大為滿意,所以做出這麽一副表情出來。

張佳木卻是啞口無言,皇帝等於強盜,當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如此。大家一起起兵,誰力量最強,就號稱天下是他家的,這就是一種強盜行徑。不過,象大明太宗,也就是成祖皇帝這樣公然搶掠小民的財物,這個似乎有點……

這其實是大明的傳統了,白居易賣炭翁只是小兒科罷了宮中和官府凡有用度,就是向住戶商民攤派,商稅是不高,不過一般的商戶被攤派到了,就等著傾家蕩產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