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春茶(第2/2頁)

一時挑畢,大家都是喜氣盈腮,沒過一會兒,湯三帶著下人送上酒菜來,果然是發的很好的熊掌,粘稠稀爛,用很多材料煨了,裝在煲中,蔣安自然是先嘗頭籌,用銀勺挖了一勺子出來,放在嘴裏細細品嘗。

半響過後,蔣安方搖頭道:“佳木,這個廚子借我用幾天。”

“成啊。”張佳木笑道:“打算請誰來著?”

“打算請劉大官到我家裏吃一頓。”蔣安有點歉意地道:“咱們吃酒,可就不方便叫你了”

他們宦官內部交流,肯定有不少不足為外人道的話要說,可能規矩什麽的也和普通人不一樣,張佳木安然點頭,笑道:“大官自便,一會我就叫廚子去府上伺候。對了,松雞和白魚,還有熊掌我都還有一些,回頭一並也叫人送過去。”

“慚愧,慚愧,這一來可真是又吃又拿的。”

“大官要再客氣,可就不是好朋友的說法了。”

“哈哈”

……

一時酒足飯飽,蔣安帶來的,都是他心腹中的心腹,張佳木倒也不大有所懷疑。堂堂提督東廠的太監,如果連這麽幾個心腹也帶不出來,那也就太可悲了。

一般來說,做到這種層次的官員,想做臥底那也是太假了,想改頭換面,哪怕就是太監這種沒有什麽政治品格的群體來說,也是為人所不恥的。

封建社會嘛,還是得講究封建道德。雖然大明軍隊和各部門還沒有出現後來的家長制和總兵家兵制,但明顯也是往這種方向上奮鬥著,眼前這夥人,最可疑的就是薛千戶了,老滑頭一個,不過,蔣安帶他來,也必定有他的道理,想來這個人是他的心腹,表面上的不陰不陽,其實也是給蔣安這廝留個退步余地。

嗯,能混到提督東廠的高位上,哪怕就是有張佳木的援引,蔣安這狗日的,又豈能是易與之輩?

一時飯畢,張佳木笑道:“來,嘗嘗看,這是於少保在西湖邊的茶山上摘的春茶,這會子剛剛到京沒多久,你們真是來的巧了,早幾天來,還喝不到呢。”

當時北地喝茶也不如後世方便,當時的交通,雖然說彼此聯絡是沒有問題,但是想在很短時間內嘗到各地的土產,那也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了。

除非是皇家特別要求,普通人是不可能有此人力物力,還有要對付種種不可測的因素。比如天災,一場大雨,在當時的道路條件來說,可能就是使得南北交通斷絕十余天之久。

當時的北方人,喝的茶還是以加輔料為主,比如加糖來改善水質不好的問題,或是加草藥,中和茶葉的味道,總之,對嗜茶的張佳木來說,之前的日子實在是一場噩夢還不帶醒的啊……

現在好了,用的正經的青花小蓋碗,飲茶來說,什麽杯具也比不上這玩意兒,用這個喝茶,才能慢慢的品味茶香,觀其形,飲其神。

當時的西湖茶山已經興盛,張佳木托詞是於謙贈給,但在場的人都知道是胡說八道。從杭州到京師那麽遠的路,路費得比茶葉錢貴的多了,除非是湊巧托人帶點,不然的話,以於謙靠死工資銀子攢的那幾個錢,能派人送茶葉到京師來?

騙鬼喲。

茶葉倒不是很貴,雖然喝著香極了,但一路北上的功夫可就真大的很了。而且沿途的稅卡雖然少的可憐,稅吏們也不大喜歡給皇家收稅,但地方官府的盤剝可比正稅多的多了,沿江靠江吃飯的人更是海了去了,路上的山大王們也很不少,正經商人想靠運茶來販賣,根本就是拿自己的身家性命來冒險。

況且,還要茶引哪。

不過,張佳木弄這個倒真的是好營生,憑誰也不能在錦衣衛身上敲竹杠不是?從杭州可以一路航船到南京水西門,再從水路到清江浦,還是一路水路上來,這些正經的春茶這麽一路到北京,這可真是一條來錢的好門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