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聽政(第2/2頁)

“平身。”

山呼拜舞之後,奉天門前卻是一片寂然。來參加朝會的大臣自然已經知道了太子的事,沒有確切消息傳來,現在的情形群臣自然不敢說話,亦不肯說話。此時此刻,誰都知道多言必失。

敢說話而肯說話的,卻是心情各異,各有各的心思,一時之間,反而都無人說話了。

最為得意的,明顯露出高興模樣的,自然是忠國公石亨等人。

最近在攻訐太子,甚至是慫恿皇帝換太子,說太子不仁不孝,不學無術等諸多的傳言,多半也是出於這位忠國公的授意。

太子原本倒是沒有這位強大的政敵,石亨之所以和太子過不去,完全是因為太子與張佳木的關系親近所致。

如果太子和張佳木翻臉成仇,石亨準是第一時間過來效忠的人。

但此時肯定已經晚了,在石亨看來,太子是完了。張佳木沒了太子,現在就算還不會受重責,畢竟是趙榮帶隊,但將來前景如何,可就是大大的不妙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別的大臣還罷了,閣臣和東廠、錦衣衛這種實權核心部門卻是一定要換人的,這一點,石亨是深信不疑。

在他得意洋洋的眼神掃視之下,眼前的眾人也是神態各異。大學士李賢等人都是眉頭深鎖,彭時的樣子似乎都要哭出來了。

太子雖然不算好學,但好歹也是花費了他們不小的功夫。況且,以閣臣的身份講課東宮,坦白說,講學的部份很少,閑聊,談天,積累感情等諸多方面的努力反而多些。

帝王是短命的,一般來說,保養得體的士大夫肯定比皇帝活的要長的多。有的大臣,已經歷經五朝而仍然精神十足,而皇帝卻是很少得享天年。享樂無度,需索總能得到滿足,後宮佳麗太多,求丹問仙,反而易讓帝王早早撒手人寰,而大臣們則可以修心養性,一個人活三代帝王的時間,並不是什麽稀奇。

皇帝很喜歡李賢,這是個讀書人出身的大臣裏的聰明人,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他沒有張佳木的那種天生的聰慧,但多年的讀書養氣,在朝廷的政爭,早就把李賢鍛煉的爐火純青,皇帝深信,就算沒張佳木這個突起的異軍,憑借李賢,自己也能成功的駕馭住曹吉祥和劉用誠這一夥人,也能駕馭住石亨,當然,只是需要時間罷了。

因為這種信寵,所以皇帝叫李賢和彭時到東宮伺候,積聚感情,近一年的時間,這種苦心並沒有白費,李賢和彭時等人深得太子的信任,彼此的感情也是加深很多,可以說,不出意外的話,將來太子即位,李賢等人,仍然可以擔當重任,太子也會和當今皇帝一樣,對他的這幾個閣臣信之無疑。

可惜,現在功夫可能白費,一切又要重頭來過。而且,有此一事,將來是將如何,還真的是一個未知數。

在李賢來說,這種痛楚就幾乎叫他承受不住。別人也罷了,李賢卻知道,現在表面的盛世之間,已經是隱憂重重。

邊關軍事不順,海防開始廢馳,驛傳的浪費,帝國財政的僵化不靈,親藩的跋扈和耗費國家資財越來越多,西南夷時叛時服,建州等女真諸衛也不省心,這個帝國,雖然建立不足百年,種種弊病卻已經是顯露無疑。

但最讓李賢害怕惶恐的隱憂,卻是武夫當國!

盛唐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並不是政治上的不可救藥,而是由武夫真正執掌國柄造成,諸節度掌天下勁兵,中樞空而四肢強,最終有安史之亂。

然後又有宦官典禁軍之事,唐遂不可救。

現在大明的情況比盛唐有過之而無不及,石亨等純粹武夫出身的勛貴掌京營,京營諸營總兵官副將參將,無不是勛候出身,武夫掌兵,而監視者卻是宦官,甚至四衛旗軍就直接掌握於宦官之手,長此以往,豈能不是國家禍亂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