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白馬(第2/2頁)

但仁宣之後,原本武官的很多權力都被文官侵奪。各地總兵官雖然都是勛臣,有時候亦得受制於巡撫,所以石亨雖然為人驕狂不得人緣,但議撤巡撫之事,其實勛貴們是在暗中支持的。

這件事,原本是文武之爭,勛臣在後支持武官,而太監則以支持文臣的多,因為文官雖然也有貪汙,但不象武官可以把持,鎮守中官撈不到太多好處,而文官掌權後,太監可以很順當的拿到自己那份好處,又不必受那些粗貨的氣,當然至為便當,心裏也開心。太監的權勢。當然遠大於勛臣,所以歷史上雖然石亨攻倒了巡撫制度,但沒有一年時間,文官和太監一起進言,又把巡撫制度給撿了起來,從此巡撫和總督,再加上巡按禦史並鎮守中官制度就成了大明祖制,終明朝一世也沒有再改過了。

這些貓膩,張佳木現在已經知道了個七七八八,關於這些關系國朝穩定的大事,現在他也有了建言的資格,要是自己甘心退避,不發一言,只安心當個特務頭子,那也未免太蠢。

於是含笑答應,只道:“請侯爺定個日子,到時候賞下官酒飯,下官準定去擾侯爺就是了。”

勛貴侯伯身份高貴,是不便到別人家裏做客的,所以張佳木只能移尊就教,到會昌侯府裏去找孫繼宗說話。

最近勛戚們正在鼓動件大事,不過對手實力強大,暫且還不敢做。所以孫繼宗才打算找張佳木這個禦前紅人商量,有張佳木的首肯,事情就有機會成功,而且孫繼宗知道,張佳木多半也會同意。

當下聽著張佳木答應了,也是高興的滿臉飛光,只道:“那就定在四月初好了,不知道你哪一天有空?”

張佳木剛想說:哪一天都行。不過,轉念一想,自己這幾天也要到莊上看看,他的莊田現在很多,正是開播耕種的時候,因小失大,得不償失。於是默算了一算日子,慨然道:“就請侯爺四月初六找下官吧。”

“那成,到時候我叫人給你下帖子去。”

“不敢當!叫人來傳一聲就是。”

兩人又客氣幾句,孫繼宗知道張佳木要去找英國公說話,於是便含笑轉開,自去尋皇太子說話去了。

張佳木也果然了得,沒過一會,就哄了英國公回心轉意,再又拉來了原說不來的陽武侯,駙馬都尉焦敬和薛恒也都過來,太子原說今天人不多,這會見了這麽多勛臣和親臣,不覺也是臉上飛光。

他城府表現的再深,究其實裏也只是個孩子,張佳木給他做面子,他如何不知道?當下看向張佳木的眼神,已經不止是欣賞,簡直就是感激。

人到齊了,辰光也很不早,幼軍那邊的兩個副將和坐營官,各馬步把總也都列名過來,請皇太子到西內去,校閱幼軍。

“怎麽樣。”皇太子似乎有點遲疑,問道:“現在就去?”

有個小宦官,年紀不大,但已經穿著奉禦的服色,見太子發問,他似乎就想上前,但張佳木在一邊自然而然的一躬身,很從容的笑道:“回太子殿下的話,既然那邊已經準備好了,當然就請立刻過去。”

太子的馬,也是張佳木挑得,禦馬監每年都會從全國各地收取良馬,河套,遼東,甚至是幾千裏外的西南,都基本上是年年供馬。每年洗馬時,幾百上千匹挑出來的良馬奔湧而出,也是彌足壯觀,誠為禁宮裏的一件樂事。皇太子的馬是一匹全白的白馬,馬車也全用白馬,也就是天子和皇子才有資格用純駟,當下由人扶著上馬,太子看著四周的勛貴武臣,意氣風發的道:“請張佳木為前導,前去西內校閱幼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