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威風出隊(第2/2頁)

外臣之中,也不一定非得和太監搞好關系,但張佳木這種說是外臣武官,又和內廷關切很近的身份,最是尷尬。這時候,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舍不得貞操生不得娃,只能把銀子流水般的往外使,這才幾天功夫,以往積攢的用光了不說,還透支了不少,他雇的老夫子已經追著他好幾天了,見了面就是狂噴一通,別管你是什麽大人,都督,大夫柱國,先瞧瞧這賬本子……這賬簿本子上全是虧空!

窮啊……張佳木窮極無聊,手捧著腮幫子意淫著,要是有地方發個幾百萬銀子的財就好了。

這會兒很沒形象的張大人就蹲在徐府外頭,眼淚花花的丟小石子玩,身邊的那些小販子和長隨伴當們一個個偷眼去看他。他也只是不理,只是低頭想著自己的心事。

權,有了,還不小。今天進宮,一件事是救了於謙,另外一件,果然不出他昨天晚上的奏報,一早晨就有禦史的彈劾奏折遞了進來。

朱祁鎮一看內容,和張佳木所說的一模一樣。果然是一群文官勾起手來,彈劾他的心腹武官,言詞兇狠,用心歹毒,如果不是朱祁鎮已經是先入為主,恐怕還未必就不會被打動。

等張佳木免冠謝罪,為彈章再次請辭的時候,朱祁鎮心裏頭的火就憋不住了。

帝王自然也是有脾氣的,朱祁鎮其實是一個很念舊的人。

復位這些天來,他所用的多半是正統年間的老臣,包括太監在內,徐有貞得勢,石亨得勢,都是因為他們又是正統老臣,在景泰年間又不得意,再加上有先期擁立之功,這才被寵。至於張佳木,也是早早效力,而且朱祁鎮自己暗中觀察多年,還有哈銘為師傅,關系就更近了些。而且,張佳木很會來事,太後,太子,外戚親臣,都對這個後生印象很好,特別是太子,提起張佳木便是誇贊。

當然,太子這些也是擺在明處,還奏請朱祁鎮批準張佳木替他成立一支幼軍,原本幼軍之設,因為文官勢力漸漲已經有不復當年之勢,但太子親自陳情請示,皇帝也不便駁這個面子,幼軍的事,已經算是有定論了。

地點也選好了,就在正擴建的南宮裏再修建一處校場,建營舍,把南宮擴成南城,幼軍人數,則是一衛之數,五千六百人,選功臣武官家子弟充入其中,由張佳木管理。

大明的帝王做事,向來是沒有小家子氣的。明朝的皇城之大,也是後來清朝的十倍有余,整個南城修建好了,不比西內和大內小什麽,擱幾千幼軍在裏頭陪太子習武操練,等太子成年後,就是警備護駕的武裝力量,太子即位親政後,又是現成的親近太子和新帝的勢力,從成祖皇帝為宣德皇帝成立幼軍以來,這已經是大明皇室的傳統,武臣人選,也由皇室自己挑選。

當然了,除了張佳木外,還要有中官當鎮守提督,副將參將千總把總,也由皇室挑選親臣擔任,等坐營官都挑好了,才給張佳木管帶,這也是叫張佳木慎獨防閑的意思,無甚說得。

在宮中這麽有人緣,朱祁鎮自己對張佳木也很信任倚重,從叫他提督幼軍就看出來了,錦衣衛給他了,幼軍也給他,將來皇帝一去,太子即位,對張佳木當然信任如故,畢竟有幼軍這情份在,如此一來,可以侍奉兩代帝王而榮寵不衰,不象普通的錦衣衛,一代帝王的情份,接不到下一代去。

但維持這些良好的形象,叫宮裏上下繼續說自己的好話,這就得接連不斷的使銀子才成了……

有宮裏頭上下幫著說話,再加上先前早就下過功夫,給皇帝打過預防針,所以奏折一入,朱祁鎮當然大怒,又被張佳木一激,當即便是下令,奏折上所有官員,一律由錦衣衛逮捕拿問,問明實情後,再按情節輕重,一一嚴加處置。

這就是今日興大獄的原由,徐有貞已經算是運氣,這陣子正是當紅,皇帝看在石亨的面上,也不好就動他,只是交待拿捕上疏彈劾的各級禦史,至於徐有貞,則並無交待,看來,想一棍就把徐有貞打死,還是難了一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