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卿意如何(第2/2頁)

朱祁鎮看的暗笑,他心裏當然有數的很,張佳木幼而聰敏,不僅武學過人,書也讀的不壞,雖然不曾應試中舉,但一紙詔書。大約還是難不住他的。

張佳木手捧詔書,輕聲讀道:“朕居南宮,今已七年,保養天和,安然自適。今公、侯、伯、皇親及在朝文武群臣鹹赴宮門,奏言當今皇帝不豫。三日不視朝,中外危疑,無以慰服人心,再三固請復即皇帝位,朕辭不獲,請於母後,諭令勉副群情,以安宗社,以慰天下之心。就以是日即位,禮部擇日改元,詔告天下。”

詔書不長,也無甚文采,讀完之後,張佳木將詔書遞還,想了一想,便道:“有一件事,詔書沒說,臣覺得是疏漏了。”

朱祁鎮很關切的問道:“哦,什麽事?”

“皇上復位,也請廢前皇尊號,明示宣告天下。如若不然,豈不是天有二日,民有二主一樣?”

“啊,說的是了!”朱祁鎮以手加額,先贊一聲,接著又面露薄怒,向著陳循和徐有貞兩人道:“卿二人將位列閣揆,居然如此疏漏,大失朕望!”

以古人來說,名正則言順這一條,是孔子遺訓,最為要緊不過。這一道詔書。宣示太上皇因皇帝久病,儲位空虛,人心不定,勛戚大臣堅請復位,然後太後諭令,法理情皆顧,言辭通順,這一道復位詔書原本是很精當的。

但沒有在詔書裏叫景泰皇帝退位,等於是一國有兩主,確實是極其不當和嚴重的疏忽,所以朱祁鎮對他們的指責,還算很客氣了。

“臣死罪!”

兩人一時都是面色慘白,張佳木當面指摘,這兩個文官初時還不服氣,一個小小武官,知道什麽文字詔命之事?

但張佳木這麽一看,已經發覺大有幹礙之處,兩人惶恐之余,竟是對這個小小百戶,大起害怕提防之意。

“依張卿之意改,廢朕弟皇帝之位,退位為郕王,照這個意思,再寫來看!”朱祁鎮丟下詔書,冷然吩咐。

徐有貞和陳循二人接下,又忙不叠的去修改了。

既然說起廢帝之事,朱祁鎮臉上露出恨意,他這個弟弟,對他實在是太過心狠,有好多次,他都以為自己會性命不保。

略想一想,便對身邊的曹吉祥令道:“今日日落之前,遷郕王到西內去,不允他帶走宮中一絲一物!”

曹吉祥躬身答道:“是,皇爺放心,奴婢親自去辦。”

“還有,把他的那些個親信,全抓起來!”

“是,保準一個不漏。”

朱祁鎮想了一想,慢吞吞道:“他病的可不輕,你們要小心行事。”

曹吉祥渾身一震,但還想不透這句話的意思,當下只得躬身應了,不敢去問。

朱祁鎮自己,這會兒也還沒有想好該如何處置自己這個弟弟。說起來,這會把他亂刀砍死,也不為過。

但景泰生母猶在,說起來也是太後,退位之後,這個太後也得是太妃,殺弟不祥也就算了,太妃要是有什麽過激的舉動,父皇在九泉下豈能安心?後世說起,也是極大的惡名。

想了再想,決心難下,但一想起南宮七年所受的罪,心氣也很難平定下來。

他看著張佳木,惡狠狠道:“適才徐卿建言,要調太子太保安遠侯柳薄、廣寧伯劉安、都督僉事毛忠還京,再有,調錦衣衛指揮曹敬、林福於武功中衛,張卿,你看如何?”

這些人,都是徐有貞和石亨等人夾袋中的人物,但也算忠於朱祁鎮的人馬,而調走兩個指揮,對張佳木也算有利,自然答應下來。

“還有。”朱祁鎮咬了咬牙,又道:“徐卿適才奏,於謙、王文等人備列大臣,於景泰三年廢儲之事,不建一言,今復請沂王復位,又不建言,其心可誅,特別是王文,更有‘今只請立東宮,誰知上意屬誰’這種狂悖之極,無君無父的屁話,朕意,將此輩於朝會後立刻拿捕,下錦衣衛獄!”

他目光炯炯,看向張佳木,逼問道:“卿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