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死因不明

正常室溫條件下,人的屍體冷卻的速度,在前面十個小時,平均每小時下降一攝氏度左右,後面下降會減慢,到二十四小時,降到與周圍環境溫度相等。

雖然現在是冬季,但這號房裏的溫度也在零度以上,而且沒有風,所以屍冷的速度雖然會稍快一些,但也不會超過每小時兩攝氏度。

根據老秀才身上屍斑和屍僵剛剛出現這一點判斷,老秀才死亡時間在兩小時左右,這樣算來,屍冷導致屍體溫度下降不會超過四攝氏度,也就是說,如果這老秀才屍體現在的體溫在三十二度左右,那就是符合正常屍冷速度的。

楊秋池剛才探測發現,老秀才的體溫只比常人略低,但明顯沒有達到二十五度以下的致命體溫,檢測結果與正常屍冷兩者相符。

人的體溫降到三十二攝氏度左右時,會發生意識障礙,運動能力低下,甚至會出現幻覺,但還不可能會凍死,因此,從老秀才現在三十二度左右的體溫來看,完全可以排除凍死的可能。

只不過,楊秋池不能和明朝的人討論人的體溫多少度這麽現代的問題,所以,只能那樣籠統地說了。

賈翰林問道:“那這魯學儒究竟怎麽死的?”

楊秋池躬身答道:“晚生仔細檢查了死者全身,沒有發現明顯的傷痕,可以排除外傷致死。檢查死者身體骨骼,也沒有發現骨折現象,基本上可以排除受內傷死亡。”(隔山打牛這一類的武功不是現代法醫研究的問題)

楊秋池指了指魯學儒嘴邊的那一攤嘔吐物:“根據這嘔吐物,晚生懷疑這魯學儒是由於自身隱蔽疾病突然爆發導致猝死,當然,也有可能是死於中毒引發的猝死。”

那忤作一直在一旁冷眼看,這時冷笑道:“中毒?笑話,我用銀針檢測過那嘔吐物,並沒有變黑,怎麽會是中毒呢?簡直是笑話!”

可以引起中毒的毒物太多了,腐蝕性、金屬性、功能障礙性的毒藥,有強堿、無機化合物、鎮靜藥、麻醉藥、氰化物、一氧化氮、甚至蛇蠍等動物或者川烏等植物都可以引起中毒。

而銀針探毒,只能對含有硫或者硫化物的毒物才有可能檢測變黑,而有些毒物,不含硫,比如毒蕈、亞硝酸鹽、農藥、氰化物等,銀針與它們接觸,卻不會變黑。所以,銀針不變黑,並不代表不是中毒。

楊秋池很體諒一個忤作的難處,沒有嘲笑他,真誠地說道:“你說的是砒霜中毒,用銀針可以探出來,但還有別的原因導致的中毒,並不是每一種毒都可以讓銀針變黑,比如很多有毒的蘑菇,用銀針探查,也不會變黑,卻能毒死人。”

那忤作見楊秋池態度誠懇,倒也有些不好意思,問道:“你說可能是中毒死的,又不是砒霜,那是什麽?”

要判斷什麽原因中毒,必須進行屍體解剖,提取胃及胃內容物,作毒物化驗,當然不能僅僅根據這個結果就作出是否中毒的結論,必須進行全面解剖,觀察各器官的病理變化,才能發現死者生前患有的潛在性疾病,區別是疾病引起的猝死還是中毒,還要提取肝、腎、腦等組織和血、尿、膽汁等檢材進行毒物化驗,綜合分析,才能作出是哪一種原因導致的中毒。

如果要是在前些日子,楊秋池很可能會貿然提議進行解剖,但經歷了上次私放宋晴自己差點掉了腦袋的事情之後,楊秋池沉穩了許多。通過這件事情,他明白了一個其實很淺顯的道理——要想保護別人,首先要保護好自己。試想,假如自己因為私放宋晴給砍了頭,這宋晴也跑不了。

不過,現在他面臨的。不僅是三思而後行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對自己腦袋裏已經形成的那些現代社會的理所當然的思考方式,也要進行徹底的變革,而這也正是最難的。

眼前這案子,不明原因死亡,現在法醫是百分之百要進行屍體解剖的,也只有進行解剖才能準確地確定是疾病還是中毒,中的什麽毒。可在明朝,別說解剖,就算提議解剖,恐怕都要被視為對封建禮教的叛逆,後果可想而知。

因此,楊秋池沒有莽撞地提出解剖,他要走古人的路,通過蛛絲馬跡綜合情況進行判斷,查出老秀才魯學儒真正死因。

這件案子是發生在正在舉行科舉考試的貢院,四周都是人,卻沒有人聽到這魯學儒呼救或者掙紮的聲音,由此可以判斷,如果是下毒,那麽這種毒藥很可能是能夠引起中樞或者心臟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的神經類毒藥,引發中毒性心、腦血管病變急性發作導致猝死。

只有這種情況下,魯學儒才根本來不及呼叫或者無力呼叫。當然,也不能排除魯學儒本身就患有這一類的疾病,突然發作導致猝死的可能。

對於忤作的問題,楊秋池搖搖頭說道:“目前我也不知道他是怎麽死的,我也只是懷疑,如果要徹底查清楚魯學儒的死因,確定是不是他殺,恐怕要深入調查,才能發現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