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通往南京之路(第8/13頁)

林則徐視左宗棠為自己的接班人,可惜還沒來得及重用左宗棠,林則徐就去世了。左宗棠必須靠自己去闖蕩,如果他真能翻江倒海,也不一定要靠關系。

左宗棠投靠了湖南巡撫張亮基,成為他的幕僚。張亮基被罷免後,左宗棠一度回家種過田。後來駱秉章當上湖南巡撫,也很器重左宗棠,親自寫聘書給他,請他過來高就,當師爺。人說良禽擇木而棲,左宗棠自視甚高,瞧不起駱秉章,居然不理這個巡撫。

駱秉章為了讓左宗棠過來,居然故意把左宗棠的女婿抓起來,沒辦法,左宗棠忍氣吞聲來到駱秉章府裏,極不情願地做他師爺。左宗棠這人很不地道,後來他發跡之後竟然對駱秉章拳打腳踢,他看不到駱秉章這麽做也是求賢若渴。

駱秉章是一個很儒雅的人,他知道左宗棠才高,左宗棠來了以後,一切事情都由左宗棠決斷,還因此引來了不少嘲笑聲。駱秉章經常對左宗棠說:“你覺得行就行,你覺得不行就不行,不必問我。”

左宗棠這個人脾氣是非常怪異的,駱秉章對他這麽好,他還瞧不起他。很明顯,若非駱秉章涵養這麽好,這兩人是根本沒法相處的。駱秉章擔任湖南巡撫期間,實際上一切事情都是由左宗棠決斷,有人因此嘲笑駱秉章是影子巡撫。殊不知,駱秉章是高人,左宗棠只不過是才人而已。除了左宗棠之外,駱秉章還發現了劉蓉這樣的人才,劉蓉後來也成為一代名臣。

左宗棠的才能確實非同凡響,但性格過於驕狂,他總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派頭。他覺得衛青、霍去病都難入他的法眼,連民族英雄嶽飛都比不上他,更不用說當今世上的這些人。左宗棠生平只佩服一個人,還是個死人,這人便是諸葛亮。不過到了晚年,左宗棠連諸葛亮都不放在眼裏了,他經常說:“古代的諸葛亮哪裏比得上今天的諸葛亮。”

當時有不少人拍左宗棠的馬屁,說大人你真是神機妙算再世諸葛啊,左宗棠毫不客氣地說:“此諸葛之所以為亮也。”接著,左宗棠又破口大罵,這世上自稱諸葛亮的庸才太多了,連洪大全這種敗類都敢自稱諸葛亮。一旁的林壽圖笑道:“此諸葛亮之所以姓諸葛也。”左宗棠竟然因此對林壽圖懷恨在心。

左宗棠這樣的人,用現在的話說真是太囂張了,什麽曾國藩啊李鴻章啊,他全都看不起。他唯一看得上眼的還是曾國藩的九弟曾國荃,因為曾國荃的性格跟他有幾分神似。左宗棠曾經問曾國荃:“九哥一生最得意的事情是什麽?”曾國荃笑道:“殺人如麻,揮金如土。”左宗棠哈哈大笑:“這就是你比乃兄曾國藩強的地方。”

左宗棠在官場中是一個異類,他行事率性、作風豪邁、言談不羈、極有個性,我們會在以後的篇章中著重提到他,因為左宗棠是晚清歷史中舉足輕重的一個人。正如當時湖南人所說的:“中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

定都之爭

太平天國歷史專家羅爾綱總結太平天國兩大軍事失誤:一是定都南京,二是分兵北伐。

中國的學者思考問題的方式往往有三個特點:一個是事後諸葛亮;另一個是對問題沒有細致深入的分析,往往用概念式的思維來理解;三是用空洞的理論取代科學的分析。

就說這定都南京,現代人根據歷史經驗,總結出南京盛產偏安王朝,由此斷定南京不適合定都。想當年,這朱洪武不也是在南京建都,然後建立全國統一政權嗎?雖然他的下一任朱棣遷都到北京,但至少說明南京並不一定就是“克皇帝”的命。再說這分兵北伐,分兵北伐本身是沒有錯的,在古代打仗的時候經常是分成兩路三路甚至四路的,分不分兵最關鍵的是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要考慮各種因素,並不是簡單地分兵不好,擰緊一個拳頭就是好的。

早在進入湖南之前,楊秀清就提出了問鼎天下的大計:從湖南一路打到南京,再建都南京,然後圖謀天下。洪秀全則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洪教主認為應該在河南建都,河南畢竟是中原,這裏自古就是王者之地,而且離北京更近一些,更適合北伐。

雖然洪秀全不學無術,經常失誤,但後世很多歷史學家大多認為在定都這事情上洪秀全是正確的。這個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太平天國選擇了楊秀清路線,最後卻失敗了,這不正好說明了定都南京是重大的戰略失誤嗎?

為了加強說服力,這些歷史學家還舉出了定都南京的幾個弊端:一、這個南京自古就是個短命王朝的集散地,在這裏定都,打不開局面,猶如蛟龍被困淺池;二、江南這個地方非常奢靡,金陵又是最繁華的一個地方,在這裏定都太平天國急劇腐化;三、江南一帶,民風不夠彪悍,在這裏招的兵打仗不夠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