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彈壓“暴民”不手軟(第5/6頁)

清水教最重要的人物不是這個劉教主,而是一個叫王倫的人,正是這個人,用自己的實力在清王朝的心臟部位跺上了三腳。

王倫起義

王倫究竟是何方神聖,能夠震撼一代雄主乾隆,讓他體會到害怕的感覺。

王倫也是山東人,家住壽張縣黨家莊。二十三年前,王倫認識了清水教的一個堂主張既成,跟隨他加入清水教。在清水教中,王倫是一個本領高強的人,拳腳功夫了得,據說還會氣功,經常在家鄉左近的幾個縣行醫傳教,跟劉省裝神弄鬼故作高深藏在家裏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風格,王倫的教徒很快發展到幾千人。

名譽教主劉省被抓住後,王倫知道自己的好日子也不長了,與其等人用刀來砍,不如自己先拿起刀去砍別人,還能占個先下手為強的便宜。

王倫雖然屬於清水教一個分支的首領,但事實上他的權力最大,加上他為人看病不收錢只收徒,所以三教九流的人士都願意跟他混。而王倫也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收的,王倫應該很早就開始想造反,一路上他胸有成竹,注意挑選那些精幹強壯的人。說明王倫多少還是有見識的,知道造反群體貴精不貴多。

王倫被大家稱為是“收元之主”,以區別清水教的劉姓教主。

王倫之所以選在乾隆三十九年春,固然跟劉省被抓有關,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山東發生了饑荒。官府不但不賑災,反而額外征收,許多農民無以為生,清水教此時就像一個巨大的海綿,而這些民眾正如唐太宗所謂的“能覆舟”的水。

看到饑民紛紛投奔自己,王倫以為大勢所趨,是時候造反了。七月,他召集清水教的骨幹人員,決定在八月二十八日起事。

造反是中國歷史中風險最大的一個行業,當然如果成功的話,收益也是最大的。若非擁有非凡能耐的人是不敢輕易造反的,所有造反的人都需要一個旗號,換句話說,都要一套蠱惑人心的宣傳。王倫的輿論也非常蠱惑人:“在八月以後,有四十九天大劫,跟隨我的人可以免遭劫難。”王倫還預言在大劫之時,將會有大風雨。

八月二十八日五更,清水教部眾如期起事,壽張縣內的教徒在半夜打開城門,迎接其中一個頭領梵偉進城,他們隨即圍住衙門,殺掉知縣沈齊義,占領城池。第二天,教徒們迎接王倫進城。這幾天果然如王倫所預言的那樣風雨大作,於是,相信王倫的人越來越多。王倫隨後又攻下堂邑縣和陽谷縣,部眾發展到幾千人,還繳獲了數百輛車,由於壽張、堂邑、陽谷三縣城池低矮殘破,王倫決定攻下臨清作為暫時的大本營。

九月五日,起義軍占領距離臨清四十裏的柳家莊。七日,山東巡撫徐績帶兵五百,圍攻柳家莊。說是圍攻,其實非常荒唐,官兵們膽子非常小,老遠看到義軍,就稀裏糊塗亂放槍,結果起義軍到他們跟前時,他們的槍炮已經用完了。徐績等人反而被圍住,最後一個叫惟一的滿人總兵帶兵救了徐績。

徐績撿回一條命,當即躲在臨清城裏。在攻打臨清的過程中,王倫不知用了什麽計策,讓官兵們的槍炮失效。守城官兵認為王倫用了邪術,把雞血狗血往下面灑,官兵們昏庸至此,戰鬥力可以想象。

後來,德州、青州和直隸相繼派兵增援,才解了臨清之圍。

乾隆是九月五日收到奏折,才得知王倫叛亂的消息。乾隆傳諭徐績:“這種奸民,實在罪大惡極,這個案子特別嚴重,要按叛逆案來處理,跟平常百姓遊行示威有所不同。一旦抓獲,為首的立刻淩遲,同黨斬首。要多辦一些人,給他們點顏色看看,讓大家知道怕處。抓到王倫後,將他全家斬首。”

臨清有兩個城,舊城城墻坍塌,但是面積很大,人口稠密。新城主要是做軍事用的,城墻堅固,但裏面人相對較少。看到新城久攻不下,王倫帶著部眾在舊城宿營,為了抵禦官兵,王倫將車子堵在街頭巷尾。這時候,王倫的部隊已經發展到上萬人。可以想象,這個人還是有一定的領導能力的。

沒過多久,兗州總兵惟一、德州駐防城守尉格圖肯率軍來到臨清舊城外和王倫交戰,沒想到官兵不堪一擊,沒堅持多久就敗退東昌。王倫接著這個機會阻斷漕運,趁機劫奪漕糧,義軍控制運河之後,官兵就不敢再南下。

乾隆最擔心的事情出現了,就在這朝野震動的關鍵時刻,給事中李漱芳站了出來,上了一道見解深刻的奏折,他說奸民之所以滋事,主要是由年成歉收和地方官隱瞞災情引起的,這些“奸民”主要是還是一些填不飽肚子的饑民。李漱芳還說,山東的很多饑民往京畿之地流徙時,路過盧溝橋,官兵居然派兵攔截,不準他們北上,目的就是怕皇上知道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