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大西政權的沒落(第2/4頁)

就在這個最關鍵的時候,大西軍出現了叛變,驍騎營都督劉進忠投降清軍。就向吳三桂引清軍入關一樣,劉進忠引清軍入川。歷史一再重復,重復的不是歷史,重復的只是人性。

四川的地形非常復雜,山多平原少。如果沒有劉進忠這麽一個好向導,清軍是不會這麽順利地進來的。劉進忠直接把清軍帶到鳳凰山下。根據史書記載,這天風特別大,霧氣特別濃,完全看不清東西。張獻忠早上起來,走出帳篷,忽然一個哨兵報告說後方有馬蹄聲和鎧甲聲。張獻忠聽了大怒,讓人把哨兵綁起來,準備以擾亂軍心的罪名斬首。但是,沒過多久,又有很多哨兵傳來相似的報告。張獻忠不由得起了疑心,張獻忠親自帶著親兵來到鳳凰山下,這時,大霧已經散開,張獻忠看到下面密密麻麻的全是清兵。

張獻忠離清軍的距離很近,劉進忠一眼就認出了他,對豪格說:“這個人就是張獻忠。”

豪格急忙拉弓,一箭正中張獻忠的胸口,張獻忠當即摔下馬,氣絕身亡。當時,張獻忠軍營裏有一個外國傳教士,他曾記述張獻忠的死亡過程:

獻忠聞警,不問詳細,是否果系清兵馬隊,隨即騎馬出營。未穿盔甲,亦未攜長槍,除短矛外別無他物,同小卒七八名,並太監一人,奔出營外探聽滿兵虛實。至一小崗上,正探看之際,突然一箭飛來,正中獻忠肩下,由左膀射入,直透其心,頓時倒地,鮮血長流。獻忠在血上亂滾,痛極而亡。太監見獻忠已亡,先奔回大營,高聲叫道:大王已被射死。聲震各營,一時大亂。各營軍隊不擊自散,各奔一方,各逃性命。

張獻忠一死,結局不難想象,大西軍是失敗大逃亡,清軍是勝利大追殺。清軍斬首數萬級,獲得馬匹一萬二千匹。孫可望、李定國等人帶著幾千殘兵、幾萬家口,從重慶南下,輾轉來到貴州,後來在雲南建立了四將軍政權,聯合南明,繼續抗清事業。

末路英雄李定國

張獻忠死後,大西軍余部失去了最高領導,抗清事業由四將軍繼承,但這四將軍之間的矛盾也挺多的。

四將軍都是張獻忠的養子,在跟隨張獻忠南征北戰的過程中,都立下了汗馬功勞。孫可望年紀最大,跟張獻忠的時間也最長,張獻忠死後,起義軍都稱呼孫可望為大哥。張獻忠生前最器重的人是孫可望,論理,張獻忠死後,孫可望是毋庸置疑的領導人。

事實上,孫可望也確實當上了起義軍首領,但是平輩太多,局面並不好控制。部隊占領貴陽後,在軍隊去向問題上首先發生了爭執,矛盾首次公開化。孫可望主張率軍進入嶺南,李定國則堅持要向雲南和廣西一帶發展,這樣的話可以方便聯合南明。

應該說,李定國的建議要好一些。所以,經過一場激烈的爭論,孫可望最終放棄了自己的主張,同意往雲南、廣西發展,聯合南明勢力。

李定國的戰略確實是有效的,進入雲南和廣西後,大西軍再次發展到二十幾萬人。孫可望隨即稱王,設六卿,以“興朝”為年號,建立了一個新的政權。應該說,孫可望治國能力並不差,至少不比張獻忠差。孫可望在自己的地盤內,分田地給老百姓,對於特困家庭還給予特殊補助,比如給他們耕牛和種子,讓他們自力更生。在孫可望等人的努力下,大西政權又出現了繁榮局面。

孫可望吃水不忘挖井人,政權穩固後,他為張獻忠建立了一座宏偉壯觀的太廟,稱呼張獻忠為“老萬歲”,一切大事,都要先告太廟而後行。張獻忠以前自稱為秦王,這時,孫可望請求南明封自己為秦王,以示繼承張獻忠的遺志。

確定了聯明抗清的政策,行動起來就有方向了。1652年,大西軍兵分兩路,一路由李定國率領,總共有八萬人,經由貴州出湖廣,直逼桂林,進而攻取廣東肇慶;另一路由李文秀率領,總共有六萬人,出四川,下重慶,攻成都,直逼關中。

孫可望則坐鎮指揮。

這次北伐,大西軍作了很好的準備工作,在事前就規定了軍紀,有五點全軍將士必須牢記:“一不殺人,二不放火,三不奸淫,四不宰耕牛,五不搶財物。”顯然,這次出征跟以前很不一樣,這次是哀兵,是正義之師,為了更崇高的目的而出征。也正因為紀律嚴明,士氣高昂,所以這次北伐取得了鼓舞人心的成果。

正如,一切事物都有正反兩面一樣。這次北伐也導致了一個可怕的結果,李定國在北伐的過程中表現得實在太出色了,引起了領導孫可望的疑忌,最終同室操戈,將大西政權帶向沒落邊緣。

李定國跟張獻忠、李自成一樣,也是農民出身,也是陜西人。崇禎三年,李定國才十歲,他就參加了張獻忠的起義軍。小小年紀,他就一身是膽,毫不怕死,因為作戰勇敢,他得到張獻忠的寵愛,隨後張獻忠將他收為義子。常年戰爭的經歷培養了李定國超強的軍事直覺,雖然他是個文盲,但是從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總結經驗,終於成長為一個成熟的軍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