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燃燒的歲月(第3/5頁)

把農民從自家土地裏生產出來的糧食,再用強制手段從他們手裏買過來,這是一種讓農民無法理解也無法容忍的剝奪行為,所以在廣大農村有了“年年有購糧,以後日子怎麽過”,“辛苦一年沒得吃”,“共產黨變了臉”600等不滿情緒的表達,統購統銷的實行,導致了農村關系的“全面緊張”。

怎麽解決農民的這種“被剝奪感”,一個辦法可以實現,那就是使生產出來的糧食不再是私人財產,直接進入公共預算。而轟轟烈烈的農業合作化運動正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從此,糧食在進入農民家裏之前就已經被“統購”了。

數量沒變,原來從農民家裏征購的糧食,而現改成“公社”上繳了,“被剝奪感”沒有了,但是因統購而產生的“饑餓感”卻並沒有減輕,由於“社員吃不飽,無法幹重活”,導致“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出勤率大大減低”,有些地區由於青年團員“餓、冷、腿酸”,所以“連團支部會也開不成”。601

解放了,農民仍然處於半饑餓狀態,不再是因為地主的剝削,而是因為中國的工業化需要。

五年的“艱苦奮鬥”,終於換來了令人驕傲的成就,1957年,第一個五年計劃順利完成。工農業總產值達到1241億元,比1952年增長67.8%;工業總產值超過原計劃21%,比1952年增長128.5%;手工業總產值比1952年增長83%;鋼產量為535萬噸,比1952年增長近3倍;發電量為193億度,比1952年增長164.4%;機床產量達2.8萬台,比1949年增長17.7倍;全國公路通車裏程達到25萬多公裏,比1952年增加1倍;全國鐵路通車比1952年增加22%;生產出第一輛汽車,試制成功第一架噴氣式飛機,武漢長江大橋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一切數據和事實表明,“一五”計劃取得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偉大勝利,這是一件多麽令人激動的事啊!

1957年11月,毛澤東又一次去蘇聯參加慶祝蘇聯十月革命40周年大會,赫魯曉夫提出“今後十五年內不僅趕上並且超過美國”的目標,啟發了毛澤東,12月提出了“中國十五年趕上和超過英國”的行動口號,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會議,1956年還在“反冒進”的周恩來、陳雲、薄一波、李先念在大會發言中作了公開檢討,正式通過了“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李富春602做了《趕上英國,再趕上美國第二個五年是關鍵》的發言,就“二五”計劃提出了具體的目標,例如:到1962年,要實現鋼產量2500-3000萬噸,增長367.8%-461.4%;發電量900-1100億度,增長365.8%-469.4%;糧食6000-7000億斤,增長61.2%-89.2%;棉花6500-7500萬擔,增長98.2%-128.7%;等等。並設想,在“二五”期間,國民收入增長一倍,全國人均消費水平增長40%。603

在會上,毛澤東號召大家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發揚“敢想”、“敢說”、“敢幹”的精神。會後,全國各條戰線“堅決落實毛主席的指示精神”,掀起了“大躍進”的高潮。

6月中旬,李富春又向中央提出了新的《第二個五年計劃要點》,提出“為了實現第二個五年的指標,1959年有決定的意義,必須爭取1959年有一個比1958年更大的躍進”。6月17日,毛澤東對這個要點有個批示:“很好一個文件,值得認真一讀,可以大開眼界。”604

同一天,薄一波代表國家經委黨組向中央政治局遞了個《兩年超過英國》的報告,認為1958年“糧食可增產三成,棉花可以增產三成到五成”,“鋼將達到1000萬噸,煤將達到2.1億噸”,並認為“1959年我國的國民經濟可能有一個比今年更大的躍進。這樣經過三年苦戰,我國就可以在鋼鐵及其他主要產品產量方面趕上和超過英國”。6月22日,毛澤東對這個報告做了批示:“超過英國,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二到三年,二年是可能的。”605

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會議,確定了一批工農業生產的高指標,提出1958年鋼產量翻番,作為實現“大躍進”的重要步驟,達到1070萬噸。

北戴河會議精神很快就傳達到基層單位,從9月份開始,在工業企業當中,打破常規,為了完成全年的生產計劃,實行大幹苦戰,提出“每一秒鐘都為創造社會主義社會而勞動”的口號,每天工作十二個小時,生產記錄不斷刷新,高產“衛星”不斷升空。宣傳報道也搞得熱火朝天,敲鑼打鼓,喜報不斷,推動職工之間展開了“火熱的”、“你追我趕的”勞動競賽。

在城市加班加點、熱火朝天地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農村也受到了來自各方面宣傳數據的刺激,提出與工業發展相適應的高標準、高要求。1958年1月3日,汕頭報出晚稻畝產3000斤的消息,2月23日,貴州金沙報出水稻畝產3025斤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