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靈甫的悲劇(第3/3頁)

1934年11月,蔣介石電令桂系白崇禧集結主力於灌陽(廣西桂林市下轄縣)以北各關口,與湘軍合力組成第四道封鎖線。歷來與蔣不和的白崇禧自然知道如何處理這一命令,當得知紅軍已進攻道縣之後,明白紅軍必須要過境,於是借口南線兵力不足,於11月21日夜親自下達了轉移大軍於龍虎關的命令,在全州、興安、灌陽布防的第15軍撤往恭城,灌陽全縣完全開放,致使65公裏防線無兵防守達七天之久。然而當時的紅軍最高軍事領導人李德並沒有明白“其中玄機”,從而錯過良機,使得湘江之戰成為長征中最慘烈的戰鬥,中央紅軍由原來的8.6萬人,只剩下3萬人,導致後來老百姓“三年不食湘江魚,十年不飲湘江水”。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圖

1934年12月,紅軍被迫進入貴州。貴州是王家烈當家,被稱為“貴州王”。蔣介石認為“此乃政治上最好的機會”,因為“共軍入黔我們就可以跟進去,比我們專為圖黔而用兵還好。川、滇為自救也不能不歡迎我們去,更無從借口阻止我們去。”403薛嶽部隊(中央軍)的兩個縱隊,受蔣介石之令,404不管王家烈是否願意,也不和紅軍戀戰,急行軍長驅進占貴陽。薛嶽進城以後,不提追剿紅軍的事,倒是把王家烈的衛戍司令撤了,換成了郭思演,還搜集了“關於貴州行政紊亂和財政奇絀”的情況材料。就在薛嶽坐鎮貴陽與王家烈爭權奪勢之時,中央紅軍乘機在黔北休整了十二天,“使紅軍在湘南之疲勞,完全恢復,精神一振”,405更重要的是還順便還開了一個會,叫“遵義會議”。在貴州,蔣介石最大的收獲就是使王家烈變成了末代“貴州王”,後面就沒有什麽作為了。

由於有了貴州的前車之鑒,1935年4月底,當紅軍進入雲南時,“雲南王”龍雲除令孫渡406趕緊回師外,還令雲南省內部隊回守昆明,使得中央紅軍進至昆明北部尋甸、祿勸、元謀地區時,如入無人之境,活動了幾天,消滅了一些地方團隊,補充了一些所需的物資。5月10日,蔣介石和宋美齡親自到昆明督促龍雲追剿紅軍,龍雲表示了對中央的忠誠,但婉言拒絕了薛嶽中央軍進駐昆明的要求。也正是因為龍雲的這一些舉動,中央紅軍全部人馬才趁機渡過了金沙江,跳出了數十萬國民黨軍隊圍追堵截的圈子,取得了戰略轉移中的決定性勝利。

在統治大陸的二十二年裏,蔣介石一直試圖消滅這種“派系觀念”和“地域關系”,但是他基本上都是采用權謀的方式去解決的,正是這種解決理念,使他的治理僅僅停留在“術”的層面上,面和心不和,最終這個問題也沒有解決好。

1948年11月6日—1949年1月10日,中國發生了解放戰爭中最著名的淮海戰役,解放軍60萬對國民黨軍80萬。就在11月6日夜裏,黃百韜跟南京派來的“總統戰地視察官”李以劻交心:“如果我被圍,希望別的兵團來救不可能。古人說:勝則舉杯相慶,敗則出死力相救。我們是辦不到的。這次戰事與以前戰役性質不同,是主力決戰,關系存亡。請告劉老總(總司令劉峙),注意激勵各級戰場指揮官,否則同歸於盡,誰也走不了。”事實正如黃百韜所料,經過十天的戰鬥,解放軍就全殲了其部隊10萬余人,黃百韜自殺。戰後,剿總司令劉峙總結時列舉了十三條失誤,其中有這樣兩條:一、戰區間協同不良,兵力轉用欠靈活,尤其是黃維兵團未能及早東進參戰,失去戰機;二、各部隊長官個人之間,平時精神上有隔閡,戰時不能有效協同,以致雖有大軍,也難發揮最大合力。

蔣介石在敗退台灣之後,總結其“非失敗不可”的第一條原因就是“內部不能精誠團結,因之予奸匪以分化挑撥的可乘之機。”1950年8月5日,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正式成立,在蔣介石的講話與各項章程中,提出了改造國民黨的方針與綱領,第一條就是“排除派系觀念”,“打倒地域關系”。經過兩年多的改造,“清除了黨內的反對勢力,使國民黨各級組織的混亂狀況有所改變,內部的派系矛盾有所緩和”407。但這已經是在台灣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