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兵器譜

你如果生在春秋時代的話,有幸當了兵或者一般士人,都要練習射箭的。射箭有要求,左手如托炸藥包,右手如攀樹枝,掌心如握雞蛋,拉弓要拉到前邊只露出箭頭,弓身彎曲好似一口井。雙臂要求舒展與箭平行,穩定到可以放置一杯水。右手手指夾住四枝箭,一枝射完了上另一枝,不用松手就連續射出。射出的箭要求從下巴底下直穿敵人咽喉,因為那裏沒有甲胄。這些要求針

對的可不是步兵,而是站在奔馳顛簸的戰車上的車兵。不容易啊!

春秋時期已經使用“復合弓”,顧名思義,弓體由多種材料疊合而成。輔弼的“弼”字,就形象地給出了復合弓的造型,各材料之間配合一起,弼也就是協助的意思。復合弓的射擊精度和殺傷力非常可怕,最大射程400米,有效射程60—80米,近距離可以穿透一頭野牛,威力和有效射程等於現代一般的手槍。

因為倔強系數不同,將各種材料粘和在一起成為復合弓,工藝要求極高。首先講究取材的季節,加工的氣候。冬天采來柘木——必須選用柘木,是上等的制弓木料。把柘木浸在動物犄角熬成的膠裏(最好是用大黑牛的犄角熬膠),一直泡著,泡到夏天再拿出來加工,秋天合成弓體。弓體是“三層合一”結構,非常硬,裝弦的時候必須借助膝蓋的力量才能把兩頭扳轉,即刻安上弓弦加以固定。弓弦繃得緊極了,像琴弦,一撥就能發出響聲——弦樂器就是這麽起源的。弓體的中層是柘木薄片,外用幾層上等竹片,最外層是牛筋,再用蠶絲繞緊,表面塗漆增加韌度,漆上作畫加強美觀,並且鑲嵌金玉,精細雕刻,弓角兩端飾以華麗的鹿犄角。漂亮的弓簡直就是工藝品,諸侯之間互相贈送。做一張上乘的弓需要花三年時間。

上等弓的拉力在120斤,特別力氣大的牛人,能拉300斤強弓。對付弓的是盾。步兵盾高1米,寬60~80厘米,形制狹長,中間微凸為了卸掉箭矢打擊力。內側以木框為骨,外蒙多層麻織物和皮革,最後塗漆施以彩繪,上面畫上嚇人的獸頭。這樣的盾,沒有金屬護層,以養由基射穿七層皮甲的神力,完全有可能洞穿。

春秋時代,青銅戈、矛、戟是主戰兵器,它們的樣子在書中前文都有介紹,這裏要說的是它們的柄。柄不是一根光棍子(像古裝電視劇上那樣),而是硬木削成八棱體(橫截面為八邊形),外邊再附上八片竹片,用牛皮帶子像捆羽毛球拍那樣,螺旋地把整個八棱體硬木與八片竹片纏緊。牛皮帶子外面,再刷上血紅色或黑色的漆皮,甚至漆畫圖案,很精美。這種柄的截面是橢圓形以便掌握,稱作“積竹柄”,就是以木棒為芯,外貼多片竹片。它的特點是有彈性和韌性,耐用,剛柔相濟,堅忍不折。最近看《三國演義》電視劇,那些士兵的槍都是一支剝了樹皮的木棒連著一個鐵槍頭,呂布戟的那根木棒還是曲的呢,好差勁啊!

步兵的戈、矛,柄比車兵的短,大致80公分,單手使用,另一只手可以執盾(稱為“幹”——所以你知道“幹戈”是什麽意思了)。

商朝時候曾有青銅刀而沒有青銅劍,到了東周春秋時代,刀卻變得很少見,而成了劍的時代。這是因為青銅器不適合鑄成刀。刀的作用是劈砍,但青銅材料脆硬的弊端,使它不利於劈砍,砍勁大了就斷。所以,春秋時代少有青銅刀。春秋時代的青銅劍也不利於劈砍,劈大勁了就斷,都是用尖兒捅。且只以五十公分為宜,很短,才一尺多長,劍長了更容易斷為兩截。後來,秦始皇的劍估計是鐵的,鐵柔韌性好,不易脆斷,所以劍長可增到一米四,被荊軻襲擊時,長得都拔不出來了。後代劍的標準長度,以垂手倒持把柄,劍身上擎,劍尖抵達眉毛為宜。過短了,打架吃虧,過長了,掄起來削自己腦袋(李連傑小時候個子矮,練劍,被劍傷了腦門兒——據說)。

針對這些冷兵器的防護手段就是鎧甲。金屬鎧甲在出春秋時代極為稀少,秦穆公在韓原大戰中身穿七層甲還能站立起來,是因為那是皮甲。按照制造規格,一領皮甲由不同形式的一百八十三片小牛皮塊塊編成,用絲帶子編聯成幅,構成甲身、甲裙和甲袖三部分。外表面塗有一層比較厚的生漆,上用紅色礦物質顏料彩繪獸頭,用以嚇唬敵人。春秋時代的甲和頭盔都主要是皮的,一頂頭盔一般由不同型式的十八片皮片編成。

春秋的戰車兵不需要亂跑,站著就行了,所以裝甲比那些需要奔跑的步兵要沉重一些:在皮甲的小塊塊上面,釘上青銅鍛打的小片片或小泡泡,一般集中在胸部、背部和甲裙局部,加強防護能力。戰車上的三個戰鬥員的甲胄還不一樣。禦手采取跪姿,不能參與搏鬥,所以甲胄格外的嚴。他兩臂平伸拉著馬韁,所以胳膊上的甲一直到手腕,甚至還有舌形護手,甲片較小,以便臂部活動,頸部立有堅硬的領盆,隨身佩帶衛體短劍。車右、車左就略少一點,因為需要揮舞格鬥,所以胳膊上無甲,頸部也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