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第2/3頁)

葉護跳下馬,撲通一下,給李俶跪下,捧著李俶的鞋道:“我必須為殿下開路!”李俶扶起葉護,與仆固懷恩等人,領著回紇、西域的兵馬從城南出去,在浐水東紮營。李俶整頓完了軍隊,又回城,長安父老夾道歡迎,所有人都哭得一塌糊塗。捷報傳到了鳳翔,所有人都很高興,方圓幾百裏,人們聽說長安光復後,都在哭(包括賊軍)。

只有李泌,他一個人在苦笑。

李亨,鳳翔東,長安西。

路上,李泌來辭職了,“臣如今已經做完了自己該做的事,想要當個閑人。”李亨怪問:“朕和先生多年以來共患難,如今要共娛樂,你怎麽說走就走?”

李泌:“臣有五個理由不能留下,陛下要是非留臣,臣只能是個死!”

李亨:“怎麽啦?”

李泌:“臣遇陛下太早,臣的職位過重,陛下對臣太好,臣的功勞太高,臣的事跡太奇。”

李亨:“哦……天色不早了,我要睡覺了,你也睡覺去吧!”

李泌:“陛下如今在私下還這樣,等以後在公堂,陛下非留臣,是殺臣!”

李亨:“我聽你說話怎麽那麽別扭呢,朕還真不知道愛卿會對朕如此懷疑,我都舍不得你,哪能殺了你?”

李泌:“陛下不殺臣,所以臣才來這裏趕緊辭職;等陛下要殺,臣還走得了嗎?”

李亨:“我……”

李泌:“能殺臣的不是陛下,是那“五不可”,陛下以前對臣那麽好,臣還有不敢說的,以後天下太平,有什麽事,臣還敢說嗎?”

李亨沉默良久,“卿這是在說北伐的事,你是怪朕不聽你的話,不先去北伐是吧?”

李泌:“不是,是建寧王的事。”

李亨:“建寧王啊……他是朕的愛子,艱難的時候有功,朕哪能不知?可他讓小人教壞了,還想害死他的兄弟,繼承大位,朕為了江山社稷,不得已才殺了他,卿不知道詳細情況嗎?”

李泌:“建寧王如果真有這心思,恐怕廣平王早就怨恨死他了,可廣平王每次跟臣說建寧是冤枉的,都嗚咽不止。臣今日是來辭職的,這才敢說!”

李亨:“這是有小人利用建寧王,想要害死廣平王!”

李泌:“這根本就是讒言,建寧王如此仁孝,怎麽可能幹這事?陛下想用建寧王當元帥,臣請用廣平王,建寧王如有此心,得是天天記恨臣。可他認為臣沒錯,還和臣親善,陛下,您到現在還沒看出來為什麽嗎?”

李亨哭了,“先生啊,既往不咎,朕不想聽,不想聽!”

李泌不能罷休,“臣之所以這麽說,不是想抓住以前的事不放,是想讓陛下為將來考慮。當年天後有四個兒子,她先殺了太子弘(李弘,不是武則天殺的,但朝廷、民間都誤認為是她殺死的),又立了雍王賢(李賢)。賢很害怕,寫了一篇《黃台瓜辭》,想要感動天後。天後不聽,又殺死了太子賢。辭曰:‘種瓜黃台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猶為可,四摘抱蔓歸!’一株瓜果,摘一個少一個,全殺死了就都沒了。陛下瓜果本來就少,現在已經摘了一個,千萬別再摘了!”

李亨愕然,“有這麽一首詩?你寫下來,朕得天天看!”

李泌:“陛下把這話放在心裏就好了,何必寫出來讓人看見呢?”

李亨:“好了,愛卿還有什麽事嗎?”

李泌:“臣要辭職!”

李亨:“嗯……等朕想想,讓大家再議論議論。”

李泌:“……”

李亨:“安!”

唐軍很快收復了潼關,下一站便是陜縣,陜縣往東,便是洛陽。

賊將張通儒等人被海扁了一頓後,收拾余眾,退守陜縣。安慶緒則發動洛陽兵馬,以禦史大夫嚴莊為帥,和張通儒一起對抗唐軍。張通儒約莫算了一下,就算是余眾,也有十五萬之眾。張通儒大喜的時候,回紇葉護使其將軍鼻施吐撥裴羅等人,已經引軍在南山設伏,駐軍嶺北了。

郭子儀愣頭愣腦的,他和賊軍先鋒在新店遭遇。他不知道的是,賊軍對他的攻擊早有準備,靠山列陣。郭子儀與賊軍大戰,竟然敗下陣來。所以,賊軍還就真以為郭子儀是敗了,從山上沖下,進入了回紇的埋伏圈。其實,回紇也沒沖出來,只是在他們背後放了十幾支冷箭。

賊兵慌忙回顧,驚呼:“回紇來啦!”

眾人大潰,郭子儀與回紇合軍殺向敵方,賊軍大敗,橫屍蔽野。嚴莊、張通儒雖然很不想放棄陜縣,但他們必須繼續退縮。李俶和郭子儀順利進入了陜城,讓仆固懷恩繼續追。嚴莊、張通儒二人,以光和電的速度回到了洛陽,報告了還在吃吃喝喝的安慶緒。

這天夜裏,安慶緒親自召集了自己的黨羽,他一改往日吃喝玩樂的作風,神色顯得很凝重。他領著人馬來到了苑門,讓人把門打開,然後,他抽了一下馬屁股,一路往河北逃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