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第2/3頁)

李林甫見兒子教訓自己,十分不高興,他反問:“事已至此,你說我還能怎麽樣?”

李林甫繼續過只有貓窩裏的老鼠才能過上的日子,並感覺非常自豪。對他這種個性,本人表示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李林甫這輩子最可悲的地方在於,他只信任了一回人,卻被這個人反過來咬了一口。這個人就是楊釗,而且到最後,李林甫都沒能明白,他這輩子到底是為了什麽活著。

總之,落到最後,他還是在“自己人的關照下”郁郁終生的。

【高仙芝】

高舍雞,高麗族人。

一開始,他在河西從軍,因戰功慢慢升至四鎮十將、諸衛將軍。高舍雞生高仙芝,男,英雄貌美,驍勇善戰,在安西打仗,擢拜遊擊將軍,那年剛二十出頭,便與高舍雞同班。高仙芝先後追隨節度使田仁琬、蓋嘉運,都沒得到重用,最後追隨夫蒙靈察,受到重用,屢屢受到提拔。

等到開元末年,高仙芝已經是安西副都護、四鎮都知兵馬使了。

高仙芝沒費多大勁,就平了小勃律一國,軍威浩蕩。拂菻、大食等七十二國因此懾服,歸降大唐。可是這次出征,高仙芝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他沒有通知夫蒙靈察,因為捷報重大,他直接讓使者上奏了朝廷。

天寶六載(公元747年)八月,高仙芝帶著勃律王和勃律公主,高高興興地班師回朝了。他讓傳捷報的使者火速回京稟奏,等到了河西,高仙芝先生才想起來,竟然把直接上級夫蒙靈察給忘了。

夫蒙靈察臉色很難看,就等高仙芝進門。高仙芝一來,就覺察出了氣氛的不對,他滿臉不好意思。可夫蒙靈察沒給高仙芝自我辯解的機會,見高仙芝進門,他破口大罵,“吃狗腸的高麗奴!於闐是誰讓你得了?”

高仙芝諾諾,“中丞。”

“焉耆鎮守使誰與汝奏得?”

“中丞。”

“安西副都護使誰與汝奏得?”

“中丞。”

“安西都知兵馬使誰與汝奏得?”

“中丞。”

夫蒙靈察憤怒,“都是我,都是我!你還知道都是我!你怎麽不等我處分就私自上了捷報!拉出去,給我狠狠地斬了!”

夫蒙靈察暴跳如雷,話沒說完就知道自己說過頭了,於是轉移話題,指著高仙芝大吼,“念你有新功,我先不處置你,你還杵在這兒幹嗎?快給我滾遠點兒!馬不停蹄地滾!”夫蒙靈察接見了負責送捷報的劉單,剛一見面,一臉橫肉地爆出霹靂般的呵斥,“我聽說你會上捷報?”夫蒙靈察擡高聲調,“你以為就你自己會上捷報嗎?”

劉單被夫蒙靈察嚇得渾身哆嗦,磕頭請罪。靈察兄狠狠踹了他一頓。這還不解氣,為了讓皇帝知道這件事,夫蒙靈察寫了奏報,提交給了李隆基。李隆基聽說有人不聽號令,本也想拿了高仙芝問罪,好在,一起出征的太監邊令誠,寫了一份事件起因經過表給李隆基看,這才免了高仙芝的滅頂之災。

事情出乎意料,李隆基轉而惡心夫蒙靈察,卻對高仙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年六月,他制授高仙芝鴻臚卿、攝禦史中丞,代替夫蒙靈察為四鎮節度使。這下好了,上下級發生了對調,夫蒙靈察蒙了!

上班,他見高仙芝,不好意思擡頭,可高仙芝卻趨走如故(他日趨庭,叨陪鯉對,說的就是學生碰見老師要低頭急速挪步走),讓夫蒙靈察更加不安。

該不會是故意的吧?

夫蒙靈察很崩潰。

高仙芝卻並不在意,如今他已經是朝廷重臣,榮寵非常,豪宅大院,賞賜不可勝計。受了獎賞,高仙芝一律分給眾人,人有所求,也盡力答應。這下明白了,高仙芝的確是個材料。高舍雞同志曾經認為自己這個兒子窩窩囊囊的,除了長得好看,其實成不了什麽大事,如今看來,高仙芝同學還真是那麽一塊料。

叫花子封常清也看出來了,所以他決心追隨高仙芝的左右。

封常清,蒲州(山西猗氏縣)人,外祖父曾被流放到安西,是個人物,在安西主要負責看大門。此老頭讀書甚多,又喜歡和外孫一起,而封常清沒有別的親人,跟著外祖父來到安西,每天就跟著老頭讀書寫字。封常清常常聽外祖父講一些古代豪傑的故事,身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封常清是個瘸子,長得也不好看,窮得只剩下文化了。他渾渾噩噩混到三十來歲,什麽都沒落下。一日,看見三十來個人簇擁著一位高大英俊的將軍出城,他知道,這又是高仙芝出門了。封常清狠狠地點了點頭,仰天長嘆,執筆成書,將自薦信交給了高仙芝。文章的主要內容為:“我雖無半文積儲,亦無半點功勞,然讀書萬卷,欲投將軍門下,請預一傔!”

所謂傔,就是跑堂的、跟班兒的,比秘書幹的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