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狄仁傑揮淚復李唐 西突厥大軍逼並州(第2/3頁)

但吐蕃的進攻有些奇怪,他們屢屢進犯,卻並不攻打城池,而是浩浩蕩蕩、黑壓壓一片地卷著塵土,從城門路過,耀武揚威似的從你眼皮子底下過去。但更多的時候,他們殺到城下,對著城內搖旗呐喊,高興了還往城裏頭扔東西。

這可苦了城裏頭的老百姓,天天擔驚受怕。武則天怒了,以主客郎中郭元振為涼州都督、隴右諸軍大使,隨時準備滅掉突厥和吐蕃大軍。

郭元振,必須記住這個名字。

此人公元656年出生,小時候太聰明,別人認為他肯定能成大事。經過一番考察,郭元振決心參加科舉,從而一舉中的,當上了通泉縣的縣尉,這年,他才十八歲。在眾人艷羨的眼光中,郭元振同志開始了自己浪蕩的生活。

他行走江湖多年(十幾歲就練武打架),渾身是膽,跟無數渾蛋和好人幹過仗,也挨了不少揍。他豪氣沖天,喜歡暴打不平,正常人一般都嫌他多管閑事,吃飽撐的。據可靠記載,郭元振人長得很帥氣。

帥不能當飯吃(二張除外),所以,此人又開始不著調了。

他為了省點生活費,便開始鑄私錢,販賣人口,聯絡江湖人販子、豪傑、商人、猛士、郎中多達數千人。此事鬧得太大,竟然被皇帝知道,武則天召見了他。郭元振同學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沒有絲毫隱瞞,還上了一篇描寫自己志向的《古劍歌》。武則天閱罷,大加贊賞,分發給李嶠、閻朝隱等人觀看。

大家一致認為此人文采非常,決定可以破格提拔。

就這樣,他來到了涼州,惡狠狠地罵了突厥兩句娘,這才開始分析。

突厥來襲擊涼州,需要從哪裏過來?

第一,安西四鎮地,那裏沙漠廣袤,地陸平坦;

第二,北面直抄過來,雖然全是戈壁,但一路好走,很是方便;

第三,跟鳥一樣飛翔過來。

以上三點:

第一,安西太遠,默啜再二也不會為了搶個劫來回跑幾千裏地;

第二,待定。

第三,默啜算個鳥?

郭元振思想犀利地分析完了大概情況,知道默啜肯定會從北境搗入涼州,必然會經過白亭。如在磧中(甘肅北民勤縣)安插一支部隊,控制沖要,突厥則無路可尋。對於吐蕃,也是一樣,他在南境硤口建造了一座和戎城(甘肅古浪西),守住古浪峽口,這也是吐蕃的必經之路。

萬事大吉,讓我們四十五度仰望郭元振,像仰望天空一樣!

此時,你會聽到郭元振罵罵咧咧地指著地圖,“不要仰望了,仔細看看民勤縣在哪裏?民勤縣在沙漠之中,你想要駐軍嗎?那你得先跟駱駝商量商量。還有古浪,情況也好不到哪裏去,整個地方幹旱得跟月球一樣。”郭元振嘆了口氣,擺擺手,說:“不急,不急。”言罷,下令甘州刺史李漢通屯田開鑿水利,以盡水陸之利。開墾屯田以後,涼州糧食產量一下上去了,一匹麻布都可以換數十斛米(一百斤),軍隊積糧足夠數十年用的。

一時間,郭元振成為傳奇。

突厥、吐蕃甚至害怕這個名叫郭元振的家夥發飆,於是退避三舍,讓出了方圓一千五百裏的地方。

我們不得不承認,郭元振是流氓,但是非常有能耐。

聽到這裏,涼州百姓笑了。郭都督在涼州五年,不管是中原人還是西域人,都對他十分敬慕,這可不是吹出來的。法令上,令行禁止;牧業上,牛羊遍野。百姓安康,生活富足,路不拾遺。

默啜真哭了,本想耍流氓,卻被流氓耍的感覺是多麽的難受,你們知道不知道?默啜不敢拿郭元振怎麽樣,他帶著軍隊,一路往東,跑到陜西北面一千多裏的地方停了下來。他望了望南方,指著長安的方向道:“從這裏殺過去,一路毫無阻擋!”突厥大呼萬歲,於是,萬千大軍卷著塵土往南殺來。

本人以前在默啜同志揮手揚鞭的地方待過,這裏位於內蒙古中部的陰山南面,四處戈壁沙漠,人跡罕至。時不時有一股羊角倒立般的龍卷風刮過,揚起無依無靠的沙塵。地面上有極度耐堿的茅草,但水源奇缺,僅有的幾條窄河,岸邊都堆滿了厚厚的一層雪。

這不是雪,而是離析出來的堿。

這樣一個鬼見愁的地方,讓人倍感荒涼。可仔細一看,便知道,這裏正是北方遊牧民族入寇中原的最佳地段!

所以,我們可以確知,明朝人把十分重要的一段長城放在毛烏素沙地南面,的確是個明智的選擇。也因此知道,定邊、靖邊兩地,名字與歷史息息相關。默啜揮師南下,入寇中原,燒殺搶掠,定會選擇在這裏。

唐朝時候,定邊是鹽州的治所,而靖邊,正是夏州的治所。

兩地不保,西京危矣!

長安二年(公元702年)正月,沉寂了一個多月的默啜再也不願等待了,他重整旗鼓,入寇鹽州、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