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李敬玄作孽弄軍事 婁師德擔任論吐蕃(第2/3頁)

李敬玄的十八萬大軍在青海東部與吐蕃大將論欽陵遭遇,唐軍指揮混亂,被攪成了馬蜂窩。因為地形不熟,李敬玄讓軍隊待在低谷,一動也不敢動,傻啦吧唧地等待吐蕃大軍從高處俯沖下來。大將劉審禮自顧不暇,所率精銳又全部戰死,被吐蕃人生俘。

李敬玄見劉審禮都被俘虜了,大驚,這才想起來要指揮一下軍隊。

他做領導狀揮揮手,用帶著哭腔的語氣喊道:“都愣著幹嗎,還不趕緊給我撤!”

大唐軍隊一路狼狽逃竄,逃到了承風嶺,一個可以作為屏障,供軍隊安頓的地方。至少,李敬玄是這樣認為的。

論欽陵讓跋地設尾隨而來,吐蕃大軍在承風嶺摸進,他們看到了搞笑的一幕。李敬玄又把軍隊屯在了低矮之處!不是,這是在開玩笑麽?李敬玄沒開玩笑,他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讓人在下頭挖了很多泥溝。跋地設莫名其妙,但他斷定,唐軍真的是逃命在此的,所以,他站在高崗,做出了鄙視的手勢。(聞審禮戰沒,狼狽還走,頓於承風嶺,阻泥溝以自固,虜屯兵高岡以壓之。)

怎麽辦,敵兵殺下來了,到底要怎麽辦?!

……

有計謀的快說,我什麽都不懂!

一個高大威猛的將軍站了出來,用極度自信的語氣對李敬玄說:“給我五百精銳,我能直搗黃龍!”

真的嗎?快!

大人只需在此立等片刻,屬下去去就來!

去吧。

李敬玄長舒一口氣,惴惴不安地望著黑齒常之點兵、遠去,直到看不見這黑夜中的背影。李敬玄只聽見山岡上一陣騷動,嘁嘁喳喳的響動,和哭爹喊娘的叫嚷,一段時間後,就只剩下鬼哭狼嚎。

黑齒常之回來了,他理了理自己的武器,向李敬玄匯報了一下情況,“吐蕃大軍被打到全軍潰爛,跋地設已經領兵逃跑了(虜眾潰亂,其將跋地設引兵遁去)。總管,我們是立刻去追,還是趕緊去追?請回答!”黑齒常之想用這次大勝激勵一下李敬玄。李敬玄點了點頭,他讓黑齒常之先去休息。

第二日天一亮,他就下達了一個讓人喪氣的指令:撤軍鄯州!

狼狽不堪的唐軍開始了集體逃亡,裹著包袱當流民,也不打算去鄯州(青海樂都),也許是吐蕃太強大了,大家趕緊逃命吧!

在李敬玄的帶領下,大軍潰散開來,再也召集不起來了。

趁著論欽陵沒有發覺唐軍的現狀,還有躲到安全地帶的時間。將領都被俘虜,大總管又什麽都管不了,士兵逃,也就逃得坦然。有一個高個子的大胖子,也收拾收拾東西,坐在大石上望著比兔子跑得都快的唐兵,準備加入他們的行列。他叫來幾個人,又叫來幾個人,說了些大家聯合起來,至少能有個照顧的話,大家就追隨他,一起停在那裏招呼逃兵。

看著越聚越多的人,他進行了一番自我介紹。

他叫婁師德,是貞觀四年(公元630年)生人,少年時進士及第,如今四十八歲。他是大唐的監察禦史,本是一介書生,卻始終有血戰沙場的夢想。這次參軍,他響應皇上《舉猛士詔》的召喚,以文采卓越充軍,只是當一些閑職。

但如今這等狀況,他不能坐視不管,軍在人在,軍毀人亡!

說完,在眾人冷淡的眼光中,他提了提自己的褲腰,大腹便便地望向西方,“人,可以這樣亡命天涯一輩子,為何不能殺入敵軍,一雪前恥呢?大唐玄甲,所有的敗績,都是領導的不當,而不是你們的不力啊!”逃兵們開始重新審視眼前這個人,他剛毅的眼神告訴他們,與其相信逃亡可以保命,不如相信鎮定可以立功。

婁師德說:“我只需要你們集合起來,匯集成浩浩蕩蕩而又沉穩無比的鐵軍,與對方對峙,僅此而已。”

吐蕃人聽說李敬玄狂逃後,率眾來追,卻瞧見婁師德在此處紮營,大軍像什麽敗績都沒有似的,穩穩當當和他們對峙起來。吐蕃不敢妄動,他們還記得圍剿李敬玄的深夜,被幾百個唐兵殺得血肉翻天的場景。

不久,唐營中走出一個大胖子,穿著文人的官服,領著幾個使者來和吐蕃談判了。他們往赤嶺方向走去,吐蕃大將論贊婆迎接了他們,寒暄完畢,步入正題。

“以吐蕃的實力,若和大唐死拼,能有多少勝算?”中年胖子緩緩地問。

“沒有勝算。”論贊婆倒也直爽。

“不打不會敗,打會慘敗,為何非要打?”胖子用笑話論贊婆脫了褲子放屁的口氣問道。見論贊婆沒有反應,婁師德逼問:“我大唐物阜年華,你們卻並不豐實,如果非要內耗,我們還是很歡迎的。”

論贊婆沉默幾秒,忽然笑了起來,“大家以後走走親戚,交流交流感情,還是好的,內耗什麽的,就免了,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