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收猛將攻取任存城 斂錢財流放李義府(第3/3頁)

皇後,你救救我啊!

義府,你去吧,等你以後死了,我會給你修個墳墓。

龍朔四年(公元664年)四月,李治下詔:“李義府除名,流放巂州(四川越西);李津除名,流放振州(海南三亞);其他諸子及女婿一並除名,流放庭州(天山北麓)。”

詔書一下,朝野稱慶。被李義府的陰招害死家人的人,更是跑到街上歡呼,京都頓時變成了歡樂的海洋。官員上朝,半路碰見,打招呼也變了問候語。以前說:“吃了麽?”另一人回答:“吃了!”現在改成問:“爽乎哉?”另一人挑動眉毛,曰:“真是太爽了!”李義府同志,兒子李洽、李洋、李津,女婿柳元貞,在京城可謂是一道亮麗的風景。事到如今,我們還能回想起他們在街市囂張得不可一世的樣子。

他們缺錢,所以斂財;他們缺心眼兒,所以請大仙兒。

這都無所謂,缺德,才是李義府滿門下獄的元兇。

情況如何?有詩為證:

滿門流放為哪般,斂財不夠免災錢。

杜老先生真名士,千古誰堪伯仲間!

現在來介紹一下李義府的文章,他的文章,屬於小清新的風格。

李治喜歡他幹凈的文字,也喜歡他正直的口氣,可李義府做的事太讓李治寒心了。說到底,李義府太聰明,聰明到不肯笨拙。《菜根譚》有過這麽一段話我很喜歡,可以念給他聽聽:“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依阿權勢者,淒涼萬古。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後之身,守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