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伐百濟日本國參戰 行巨艦白江口染紅(第2/3頁)

將軍金欽的路線,是從葛嶺道潛逃,不知道他以後過得怎樣,反正從此再也不敢露面。鬼室福信鬧革命,根本就不是為了匡復百濟江山,而是為了自己。他因與道琛不和,一刀砍死了這個和尚。身在百濟都城的劉仁軌和劉仁願簡直都快崩潰了,新羅不可能來人,只能等朝廷派人來救。

可是,這也是不可能的。

唐朝大軍,都已經集結在高麗邊境,由蘇定方率領,接連攻破高麗城池,一直逼到了平壤城下。

想搬救兵,就等於要從平壤挪動人馬,在這節骨眼上,誰從最需要人馬的地方抽調兵力誰就是缺心眼兒。況且,高麗本就是最該拿下的目標。蘇定方連戰連捷,讓李治感到欣喜,身在洛陽的他,高興得就要發瘋,竟然和群臣商議起了禦駕親征的事。

不得不說,李治還是一個喜歡親力親為,想要有些成績的好皇帝。

朝臣一個比一個明白,他們知道李治是想學李世民,但情況卻截然不同。李世民好歹是軍人出身,但到最後還是讓箭給傷了。李治從小待在宮中,外出打獵,射個鳥、殺個豬什麽的他見過,真正意義上的戰爭,他還真沒見過。最後,還是武皇後有力度,她竭力反對李治禦駕親征,李治見所有人都反對,也就作罷了。

可憐的劉仁軌,待在被忽略的百濟戰場,遭受鬼室福信和日軍的雙重逼迫。

這也怨不得別人,因為從唐軍渡過鴨綠江開始,李治就已經抽調走了契苾何力的部隊,讓他去西域作戰。契苾何力被調走前,蓋蘇文長子淵男生率領的數萬精兵集結在了鴨綠江畔,意圖阻止對方突破。契苾何力一直等到九月底,東北氣溫驟降,鴨綠江結了厚厚的一層冰,兵馬踏冰而過,成功過河。猝不及防的淵男生,被契苾何力追了幾十裏地,損失了三萬多人。

這個時候調走主將,對我軍的打擊是巨大的,後來的故事告訴我們,這是迫不得已的做法。

龍朔二年(公元662年)二月十四日,浿江道大總管任雅相薨於軍中。五天後,白州刺史兼左驍衛將軍兼沃沮道總管龐孝泰與高麗大軍混戰於蛇水之上,大敗,與其子十三人全部壯烈戰死。圍攻平壤足足七個月的蘇定方大部,也受不了這麽冷的天氣。冰天雪地之間,又紛紛揚揚、沒完沒了地下起了大雪,讓士兵明白了饑寒交迫的意思。無奈之下,大軍宣布撤離,唐第二次東征高麗以失敗告終。

這幾個月裏,等待救援的劉仁願、劉仁軌的行為,已經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李治下詔認為,平壤軍都撤了,劉仁軌守一座孤城,那是非常非常危險的。不如開拔去新羅,如果金法敏願意借他們鎮守,他們就在那裏先待著。如果不需要,就趕緊渡海回家。李治的詔書,讓待在百濟將近一年的士卒興奮起來。他們開始收拾包袱,準備渡海回家。

令人奇怪的是,劉仁軌沒有一絲回家的意思。

他對皇帝的詔書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主上想滅了高麗,所以先讓我們鎮住百濟。這裏余寇雖多,但我們的防守也很嚴密。厲兵秣馬,攻其不備,理無不克。”見眾人還有不明白的,劉仁軌說,“知道朝廷為什麽不派兵來嗎?就是因為我們沒有成績!等我們大捷之後,士卒心安,然後分兵據守,飛表以聞,請求增援部隊,朝廷知曉,必然出師!”

現在,就在現在,如果放棄百濟,就等於放棄了鎮守,高麗沒打下來,後方也沒了基礎,百濟何時能滅?高麗何時能滅?

劉仁軌安靜地等待,在眾人失望的眼神中,他卻冷靜地對大家說:“我們不能去新羅,府城位居百濟中心,前後掣肘,地域極好,去了新羅,不說飯碗問題,在人家的屋檐下,難免發生不愉快。等吧,鬼室福信此人兇險殘暴,他已經把和尚給殺了,接下來要發生的,不是針對我們的轟擊,而是針對他們自己人的屠殺!”

“我們要做的,就是等!”

鬼室福信的處境還是很憋屈的,不論是大唐、高麗還是日本,他都得罪不起。鬼室桑瞎琢磨了好幾天,聽說唐朝皇帝下了聖旨,讓身在府城的劉仁軌撤兵,大喜,迫不及待地讓使者前來慰問。

這使者也真夠次的,他言簡意賅地將扶余豐和鬼室福信的心思暴露了出來,見到劉仁軌,他說:“大使何時西還?我們一定相送!”劉仁軌呵呵一笑,表示肯定就要動身了,因為聖命難違。

使者屁顛兒走了,望著百濟使者遠去的背影,劉仁軌下令,讓城內所有能喘氣的唐兵做好準備,殺出城門!

百濟支羅城(韓國懷德)、尹城、大山、沙井先後被唐兵攻克,俘虜無數。

鬼室福信死都沒想到,身在府城的那丁點兒唐兵竟然敢殺出來,還占領了這麽多的營盤。他盤踞真峴城(韓國鎮岑縣),將所有精銳集結在此,隨後,他分析局勢,做出了錯誤的判斷。鬼室福信緊張地表示,唐兵人少,且接連攻克幾座城池,一定累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