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蘇定方精騎戰賀魯 阿史那生氣說胡話(第2/3頁)

程咬金不想去,請求退休(乞骸骨),李治許之。

顯慶二年(公元657年)閏正月,困擾李治的賀魯問題又有了解決的方案。朝廷給他推薦了兩個人,右衛大將軍阿史那彌射及其族兄左屯衛大將軍阿史那步真。這兩人都曾是李世民的死黨,貞觀年間來朝,如今終於有了表現的機會。

李治是熱愛和平的,他想讓這兩位突厥族的將領取招撫舊眾,謀求雙邊安穩。當然,對賀魯的打擊也絕對不能放松,李治直接安排蘇定方率領軍隊前去征討。和蘇定方一起出征的,還有燕然(今蒙古國境內杭愛山)都護任雅相、副都護蕭嗣業率領的回紇等部落的兵馬。

這是什麽?

這是名副其實的雜牌軍隊!

不急,蘇定方淡然地說。當年追隨夏王竇建德起兵,農民軍比這更沒有秩序,現在算什麽?況且,蘇定方不喜歡大規模的襲擊,雖然屁股後頭跟著的是浩浩蕩蕩的大軍,但他一貫喜歡運用精銳搞突襲,即便損失,也損失不了幾個人。要注意,在蘇定方的字典裏,從來就沒有“兵力懸殊”這幾個字。

大軍開向金山(阿爾泰山)山麓,這裏有依附賀魯的處木昆部落。

蘇定方不跟他們廢話,率領精銳直接沖刺進去,把處木昆殺成了處六昆。處木昆被後頭的大軍包抄起來,全部成了俘虜。附近的俟斤懶獨祿等人聽說此事,紛紛跑來投降。俟斤,類似於刺史、都督;懶獨祿,人名,音譯,所以你也可以管他叫懶嘟嚕。

懶獨祿同志麾下有一萬多帳篷,每個帳篷裏頭都有好幾人,這幾萬人被蘇定方安撫後,又被他挑出一千多強健的兵馬,與唐軍一起往更西處殺去。賀魯,你縱有百萬雄兵,不懂得安撫,又能怎樣勝過我大唐正義之師?

總有人說,戰爭沒有正義不正義,薛仁貴指出了這句話的欠抽性。時任右領軍郎將的薛仁貴,並沒有跟隨蘇定方出征,他一直待在自己的崗位。等蘇定方殺向賀魯,他向李治進言道:“泥孰部落一直不服賀魯,以前他們被賀魯攻打,老婆孩子都被搶跑了。如今唐兵去破賀魯諸部,若是俘虜裏頭有泥孰部妻兒的,最好能把他們放了,還送他們盤纏回家。這樣可使他們明白,賀魯為賊,而唐為父母。人之盡死,不遺余力!”

李治聽罷,大喜,從之。

果然,泥孰部落迎來妻兒後,聽說是唐人送他們回家,大喜,爭相請命,誓與大唐共存亡,大家有了共同的目標,那就是——滅了賀魯!

西突厥,賀魯,數十萬大軍。

賀魯大軍的最前鋒,是其他部落的士卒,賀魯藏在最後面。蘇定方行至曳咥河(新疆額爾齊斯河)西岸,見賀魯恭候在此,也就擺好陣勢。他仔細地觀察了賀魯的布陣,親自點了唐和回紇兵馬一萬,做出一副要直搗賀魯腹心的樣子。西突厥的數十萬大軍泱泱地開始做出反應,準備將蘇定方團團圍住。

蘇定方笑了笑,慢悠悠地安排大家排好隊,並不安排戰馬。

這幾千步兵,均遵照蘇定方的指示,拿著大槊站在南面的平原上,一動不動。據說,如果賀魯的人真的來猛攻他們,他們只需要抱成一團,拼死抵抗就成。所有人都不太明白蘇定方這麽幹的目的,賀魯更不明白。

賀魯見南原有步兵,而騎兵在平原上殺步兵,就像屠戶拿著殺豬刀在豬圈砍豬一樣痛快。能做出這種陣勢,說明唐朝的主將是個智商偏低的家夥。

賀魯的騎兵興奮地殺到了唐朝步兵的前頭,正當距離不遠處的時候,唐朝的步兵忽然變陣,抱成一團,車輪一樣,只把刀口向外陣列,讓敵兵無從下手。一陣激烈的戰鬥過後,唐朝步兵死傷極小,圓圈紋絲不動。緊接著,不甘落寞的賀魯接連命令大軍發動了第二次、第三次進攻。

北原,蘇定方和他的鐵騎,冷冷地瞧著南原發生的一切。

對於南原強攻不下的步兵,賀魯非常生氣,他非要把這硬茬拔掉不可!

賀魯掀起了第四輪進攻高潮。酣戰時,負責進攻的西突厥先頭覺得後邊一陣騷亂,等回頭看清楚,才知道是蘇定方領著騎兵從北原殺了過來。後頭湊數的突厥士卒抱頭就跑,帶動了前頭的人,他們相互踩踏,又見蘇定方殺來,慌忙逃跑。蘇定方的騎兵拿著長槍和陌刀追了三十多裏地,斬殺敵兵數萬人。

賀魯是很有骨氣的,他令突厥十姓在距離唐軍百裏的地方駐紮下來,準備明日繼續跟蘇定方戰鬥。

但大家都沒有領會賀魯關於“骨氣”的解釋,大家只知道,賀魯曾經幹過許多缺德事兒,而唐朝卻把泥孰的妻子兒女都放回家去,還給了盤纏。你讓大家相信一個喜歡出爾反爾的人,還是去相信一個做事講信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