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侯君集淫心養美人 唐太宗揮淚立李治(第3/3頁)

人算不如天算,老天爺幫了李治一把。

由於魂不守舍,所以李治侍奉李世民的時候,很快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李世民問起原因,李治堅稱自己很好很強大,還綻放出令人糾結的笑容給老爸看。為了不讓老爸擔心,或者說是起疑心,李治閉口不談哥哥弟弟的事情。

當李治刻意隱瞞自己和李元昌私交甚好的小事時,李泰正著手準備著輿論聲勢。

李治是個人,李世民見他說話支支吾吾,大發脾氣,很恨自己會有這樣一個三腳踹不出一個響屁來的窩囊孩子。

最後一次,他震怒著問李治。

李治終於吐露實情,“四哥告訴我,說我跟元昌關系好,會被株連,我這幾天一直就擔心這個。”李世民的臉色忽然像被抽了血一樣,蒼白得讓人害怕,他讓李治留下,長孫無忌、房玄齡、李勣、褚遂良四位大臣除外,其余都出去。

諸位不要誤以為李世民這命令有何深意,其實就是怕丟人,他不想讓別人看見他狼狽的樣子。

四位一路風雨,一起走過來的大臣站在那裏不敢說話,因為李世民面如死灰。忽然,李世民張口,很傷心地說道:

“朕三子一弟,都做出這樣的事,我活著還有什麽意思!(朕三子一弟,所為如是,我心誠無聊賴。)”

言罷,暴跳如雷,一頭紮向胡床,想要一死了之。四位大臣全沒見過李世民會有這種反應,嚇呆的嚇呆,石化的石化。唯長孫無忌有心理準備,見情況不妙,一把上去抱住李世民,將他拉扯住。

李世民輕易掙脫長孫無忌,拔出佩刀,架在脖子上。李治被嚇得哭了起來,褚遂良也顧不上君臣禮儀了,憑著一介書生的力氣,硬是攬住李世民的胳膊,幾個人反應過來,合夥把刀奪下。

我們不難發現,李世民的確想一死了之。

也不難發現,即便在情緒失控的時刻,他也不會喪失理性。

現在還不是死的時候,他不再尋死,只是老淚縱橫地指著李治道:“宣旨,立晉王為太子!”被嚇傻的李治似乎沒聽懂什麽意思,其他人也不敢吱聲。

長孫無忌明白這裏頭的玄機,他大聲唱諾,“謹奉召,有異議者,殺無赦!”李世民瞧了一眼不爭氣的李治,很生氣地說:“你舅舅都答應你了,你還不快拜?”

李治這才反應過來,謝過長孫無忌。

四位大臣說,李治是個仁孝的人,天下就該讓他這樣的人來治理。

但他們四個雖是朝廷的核心,也並不代表民意,得召集百官討論才行。百官很配合,因為他們也找不出更好的辦法,既然皇帝和宰相們都決定了,他們又能怎樣呢?但開會嘛,還是得有問有答,顯得氣氛活躍才是。李世民端坐會議室,也開始假模假式地問:“李承乾悖逆,李泰兇險,這兩個人都不是太子的料。諸位以為,如果從其他皇子裏頭選一個,誰能勝任呢?”

“晉王仁孝……(此處省略各種回聲)”

氣氛果然活躍起來了,竟然有人開始歡呼。大家的意見空前一致,晉王是最合適的人選,因為他是長孫皇後的孩子,是嫡子,人又仁愛孝順,對兄弟姐妹都很好。晉王威武,晉王帥呆,晉王是不二人選。一場沒有事先預謀的會議居然這麽順利,真是出乎意料。征求完大家的意見後,李世民放心了。

輪到那個不是不二(簡稱二)人選的人出場了。

經歷過無數征伐的李世民很清楚這次會議的重要性,它的重要性並非在這會議的表面。這個時候,魏王李泰正領著百十人騎著馬,在皇城外圍遊玩。平日裏緊閉的永安門忽然大開,城門把守的武將出來了。

他們攆走了李泰的人馬。

【百度貼吧】

李四胖:我不願回頭,一回頭,驚詫了風景;也不願仰望,一仰望,惹惱了繁星。

李元吉:我最恨的人就是你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