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權萬紀大鬧齊王府 杜行敏強攻鼠雀殿(第2/3頁)

“十七歲那年不要臉,參加了挑戰。”

是的,向世界第一宏偉的帝國宣戰,勇氣可嘉,節哀順變!

李佑的屬下,沒文化的就倍感興奮,有文化的就準備逃跑。

這一點,李佑還不太知道。城門緊閉,官民都不得出入。半夜,一場由有文化的有志青年發動的逃跑大賽正式拉開了帷幕。大家紛紛搭梯子,爬城墻,跳墻逃跑。守城的士兵見有人逃跑,先假模假樣地呵斥一下,然後扭頭,也不見了蹤影。第二日,那夥還準備跟李佑打天下的家夥向李佑同志匯報了昨晚的情況。

李佑大怒,宣布凡是逃跑的就采取連坐,死刑立即執行。

李佑的做法取得了相當的成效,他讓大家明白,眼前這個渾蛋真的一點良心都沒有。

大家明白,逃跑就是活下去的唯一出路。百姓跑得差不多了,軍隊裏頭也有跑的,但因為李佑肯發錢,所以都覺得晚點跑也好。可笑的是,李佑在城墻上視察情況,竟被城內軍隊的豪華陣容所折服,他感覺自己很無敵。

這幾天,他每天都和燕弘亮等人,摟著妃子、侍女喝酒、調笑,完全把老爹是什麽樣的人拋在了腦後。

年輕不是你二的理由,年老不是你糊塗的借口。

李佑年輕,燕弘亮不年輕,他是李佑的舅舅。

李佑也曾擔心官軍到來,他們該怎麽辦。於是問燕弘亮:“舅舅,官軍來了,我們該如何打理?”燕弘亮同志老謀深算,喝得滿頭是汗的他,大手一揮道:“大王不用怕,弘亮我右手拿著酒杯,左手拿著砍刀,官軍來了,我一刀殺一個,為大王保駕護航!”李佑不憂反喜,深以為然,按照燕弘亮的計謀,他下令,讓各縣的官員都前來參拜。

檄文傳到了各縣,等了老長時間,竟然一點動靜都沒有。

接下來,令李佑手足無措的事情發生了:

齊州各縣的官員紛紛召集百姓,組成軍隊,匯集在了青州、淄博附近,與齊王李佑對峙起來。

這他媽什麽情況?

長安方面則更加轟動,李世民聽說李佑造反,立即派出一員大將,召集懷州、洛州、汴州、宋州、潞州、滑州、濟州、鄆州、海州等地的府庫兵,揮師壓上。

大概是太高估李佑這小子了,率領大軍的猛將,居然是威震四海,讓敵人聞風喪膽的大唐兵部尚書——李勣。

於是,這場戰鬥的結果可想而知,可以說不是戰鬥,而是屠殺。

李佑的手下們慌神了,他手下的手下們不甘因為跟著李佑而慘遭禍害,於是搞起了小動作。

時間過得可真快,一夜,李佑照常樓著女人喝美酒,忽聞四面鼓聲連連,人聲嘈雜,便慌著問道:“這是什麽聲音?”屬下也大驚失色,有人傳話,“英公(李勣)帶著飛騎飛上城了!”

此言一出,群情震恐,確認的確如此,一陣騷亂後,大家紛紛亂跑。其實,這場騷亂根本不是李勣引起的,因為他還在半道上。

那些有些智商的小將領導手下搶先展開了一場屠殺,將李佑所有在殿外的親信砍成了肉泥。齊王府中,掌管軍事的兵曹杜行敏也不甘落後,領著上千人聚集在齊王府外,開始砸門。李佑平日裏囂張,此刻卻只躲在別人身後不敢說話。

杜行敏見大門不開,下令砸爛王府墻壁,沖入府內。

一手拿著酒杯,一手拿著砍刀的燕弘亮同志不再吹牛,和李佑一起披上鎧甲,躲在最堅固、封閉的殿中,將門口封住。

杜行敏雖然人多勢眾,但面對這麽個殿門,也只能由十幾個人上去捅開。殿外頭是密密麻麻的刀槍,大家鼓噪著要拿李佑的人頭,東方已經亮了,情況出現了變化。

有人想要砍殿門,殿裏頭就會伸出無數刀槍將人捅死。

局部的激戰僵持了半天,一直拖到中午,還是沒能攻打下來。雙方都累了,表示可以友好協商。杜行敏隔著窗戶大聲問道:“齊王,你是皇帝的孩子,現在成了國賊。你不趕緊出來,小心被我們燒成灰燼!”裏頭的人高聲罵了幾句娘,不放棄抵抗。

杜行敏不墨守成規,他準備使用絕招。

外頭的人按照吩咐,一人抱了一堆木材,堆到殿周圍,準備點火。李佑看情況不對,忽然發話,“別燒別燒,我這就開門!”

他自己都快死了,還不忘加這麽一句二得沒法再二的話,“我剛才不開門,就是怕你們殺了燕弘亮!”

杜行敏被李佑氣得哭笑不得,安慰他道:“沒事,我對天發誓,絕不殺害無辜的人。”

殿內的人緊急磋商,決定開門投降。

李佑領著他們出來了,急紅了眼的士兵一哄而上,不顧李佑,拿住其他所有人,開始了一場激烈的群毆運動。燕弘亮同志最悲慘,他被人扯到一邊,有人平日裏受慣了他的欺負,直接用手把他的眼珠摳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