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老伏允逃奔突倫川 慕容順被弑吐谷渾(第2/3頁)

吐谷渾朝內斬殺天柱王,舉國來降。

一切都該安靜下來了,可慕容家族不死心。

慕容伏允的兒子慕容順是隋朝的外甥,所以,當年為了保持和平,太子慕容順就被當做人質送給了隋朝。慕容順同學在隋朝待著一直不能回國,而老爹慕容伏允難以調和吐谷渾國內的太子之爭,最後把太子之位授予了其他孩子。

悲淒的事情發生了。

慕容順回到吐谷渾之後,得知此事,非常不快,整天琢磨怎樣光復他的王位。好在數年之後,唐軍大破吐谷渾,吐谷渾群龍無首,大家就擁戴慕容順為可汗,也算滿足了他的小小願望。殺天柱王的具體操作者正是慕容順,於是,這個不是太子的人直接就成了吐谷渾的領導者,真是報應不爽啊!

可是,比較郁悶的是,吐谷渾現在已經不存在了。這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國破家亡,你是不是王還得人家說了算。

李世民給了吐谷渾和慕容順充足的面子。

李靖大破吐谷渾後第三天,李世民下詔恢復吐谷渾國土,以慕容順為西平郡王,封為甘豆可汗。甘豆可汗匡復吐谷渾汗國,他也應該有一個響亮的名字——慕容復。甘豆可汗是忽然當上可汗的,大家不服。為了讓大家服氣,甘豆決定請李世民幫忙。李世民答應幫忙,讓李大亮率領部隊支援,把那些企圖爭奪可汗位的人滅掉。

那麽,李大亮撤兵之後,接下來的情況會如何呢?

是的,你又猜對了,不出所料,甘豆可汗被爭權派殺死,權臣立其子燕王諾曷缽為新可汗。這擺明了不給李世民面子,十二月,李世民派侯君集率軍前去看管,其眾遂平。

在這場滅吐谷渾的戰鬥中,大家都表現出了極大的決心和毅力,尤其是李靖,功勞甚大,讓李世民好好感動了一把。

理應受到重賞的李靖,回到朝廷後,並沒有受到其他人的禮遇,反而又遭到了誣陷。

人們終於明白了當初李靖為什麽不願意再帶兵打仗。

【功敗榮辱】

總的來說,李靖大敗吐谷渾,無論如何都是大功一件。

可在一些小問題上,卻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矛盾的境地。

首先,有人指責,在出擊之前,李靖曾經重金賄賂黨項部落。完整的故事是這樣的,黨項人熟悉吐谷渾的地形,李靖賄賂他們當向導。他們的酋長,名叫拓跋赤辭,聽到李靖的召喚後,親自跑到唐軍大營中與諸將座談。先是問些不疼不癢的話,然後討論一下吐谷渾如何如何不要臉,他們的使者都是棒槌雲雲。

最後,拓跋赤辭拍了拍胸脯,義憤填膺地說:

“隋朝無信,搶掠我族。如果諸位將軍看得起我拓跋赤辭,我拓跋赤辭願意資助萬石糧食;但如果你們也和隋朝一樣對待我們,我就會率領大軍堵住要道,讓你們進攻不得。”

諸將聽聞,大呼豪邁,當下點頭同意,與拓跋赤辭海誓山盟了一回。

拓跋赤辭心滿意足地回到了原駐地。他牧馬放羊,只等給唐軍供應作戰時用的糧草。

花了這麽多錢賄賂黨項,李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可這一切,都被赤水道行軍總管李道彥同志給攪和亂了。

李道彥顯然沒參與那次會議,他的軍隊行軍到了闊水,欣喜地發現黨項的部落正優哉遊哉地在那裏放牧。大喜之下,竟然領軍上前殺了個痛快。毫無防備的黨項數千頭牛羊都被李道彥搶跑了,人也被殺得遍地都是。群羌怨憤,開始大規模屯兵野狐峽,將李道彥的進路堵住了。

李道彥無法行軍,正著急上火,忽然從背後殺來一隊人馬,給他來了個火上澆油。經過分析,李道彥知道,這是拓跋赤辭率領的部隊,他們從背後對他發起了沖擊。李道彥反身要戰,卻早被人家殺得一片混亂,死了數萬人。眼見自己手裏的大軍被打成了散沙,李道彥毫無回天之力,只能退守松州,無話可說。

部下的行動得罪了黨項,李靖的行軍遭到了嚴重的阻滯。

真是一場大誤會。

一個李道彥就夠麻煩的了,接下來的這位仁兄更麻煩。左驍衛將軍樊興同志,他的外號該叫“樊磨蹭”。

此人作戰特點極其明顯,“磨蹭”二字,就是專門為他而生的。收到李靖三天內進軍的命令後,他竟然十天都沒動。磨蹭同志坐失良機,失去了進軍的優勢,被敵軍活生生吃掉了無數士卒。此外,樊興同志治軍在所有道裏頭是最爛的,許多士卒都是因為他的治軍太爛而逃跑。

這兩位依法當斬,但,李道彥是李神通的兒子。

李道彥是李世民的兄弟,以前也立過不少戰功。他是一個極孝順的人,連李世民都為之動容。當年李淵起兵,李神通因為是李淵他八叔的兒子,所以也被通緝。躲在山裏,沒東西吃,就讓李道彥出去找吃的。窮鄉僻壤,山林野地,連戶人家都沒有,李道彥卻不想空手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