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蘇定方大霧破頡利 天可汗長安見諸酋(第3/3頁)

但需要告訴大家的是,這裏頭還是沒有頡利。

頡利不是省油的燈,見此路不通,領著能打的親信殺出一條血路,一路往蘇尼失的地盤跑去。大同道行軍總管李道宗聞訊,引兵逼向蘇尼失,令其交出頡利。蘇尼失是頡利曾經最好的朋友,真可謂是落難時刻見真情啊。

我們說過,頡利是個多疑的人。

他的文庫裏,沒有“永遠值得信任”這幾個字。蘇尼失,信不過。半夜,頡利從睡夢中爬起,一個人跑到了荒谷之中藏了起來。據說,那時候,他的樣子非常狼狽。第二日,蘇尼失一覺醒來,發現頡利逃跑,大懼,怕是沒法交代,便發動部落所有人到荒谷對頡利進行了一番人肉搜索。

終於,他們在一個極為偏僻的地方找到了狼狽不堪的頡利,蘇尼失很激動地看著頡利。

他松了一口氣。

第二天,大唐行軍副總管張寶相率軍前來。蘇尼失獻俘,他們押著頡利,一路向長安走去。蘇尼失也跟著來了,他舉眾來降,因為他的這個舉動,漠南再也沒有了邊患。蘇尼失已經很夠義氣了,是頡利妄想得太多。誰敢跟李世民打呀?這麽多的教訓,還不夠嗎?都省省吧,過幾天太平日子。

東突厥的頡利可汗,就這麽徹徹底底地敗給了李靖,敗給了李世民。

與頡利的狼狽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李世民同志此時應該剛剛洗完澡,從溫泉爬上來,擦幹身子,盤好發型,穿上黃袍,高高興興地回到了長安。一場浩大的典禮就此拉開帷幕,主要演員是來自四面八方的各個部落的酋長。

他們原本是西域、北庭、嶺南、交趾、西南的部落酋長,今日齊聚一堂,來到大唐首都長安,專為朝見李世民。

經過商議,他們決定請李世民上尊號為“天可汗”。

也許是文化有所差異,對這麽一個偉大的稱呼,李世民感到很疑惑。朝堂上,當著眾人的面,他問:

“朕是大唐天子,怎麽又委身成了可汗?”

可見,李世民對可汗這個稱呼很不感興趣。

群臣及四夷酋長面面相覷,還是朝臣會看眼色,上奏說改稱萬歲,眾人這才很尷尬地悅服了一把。不過,後來李世民琢磨了一下,覺得既然其他民族都稱天子為“可汗”,那麽,他們用“天可汗”這樣的稱呼稱呼我,又有何不可呢?於是,又欣然接受了“天可汗”這樣的稱呼。

從那天開始,世界上就有了這樣一個人,他既是中原百姓的皇帝,又是遊牧民族的可汗,遠方諸國甘願當他國家的屬國,諸國君長甘願稱他為天可汗。

頡利被俘進京的時候,這場盛會才剛剛開始。

【豆瓣心情】

頡利:靠,你們不是說要和談麽?!

李靖:最失敗的聽眾就是你這樣的,人家隨便說說,你卻當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