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危險的仕途(第6/11頁)

果然,二月二十五日,黃霸被劉病已拜為丞相。

那麽,黃霸空出來的禦史大夫一職,誰來填呢?對黃霸來說,誰來接他的禦史工作,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怎麽把丞相的工作搞好。可他突然發現,以前在潁川郡運用自如的管理模式,用到天下時,卻總感力不從心,事事不順。不消多久,漢朝眾卿強烈地感覺到,黃霸當丞相,跟丙吉當丞相時,根本就不是一個档次的。

最根本的體現在於,丙吉當丞相時,國家運轉相當流暢,眾卿各就各位,知道今天該做什麽,明天該做什麽,一切皆了如指掌。就算西北有戰事,或是天要塌下來,都知道哪些該是誰幹的,哪些不該誰幹的。

然而現在,黃霸一上台,仿佛亂了套。大家猶如蒼蠅碰壁,滿屋子都是嗡嗡的呼叫聲,理不出一個所以然來。到底問題出在哪裏呢?眾卿想想,哦,原來如此。

他們發現,黃霸的特長,是擅長管理地方。意思是說,他當個漢朝第一郡太守,那是沒問題的,如果想當個優秀的丞相,根本就拿不出手來。

事實上,黃霸也頓感自己吃不起中央這碗飯。八九年前,他從潁川郡來長安當市長的時候,也是倍感吃力,難道這次還要被拿下,再被踢回潁川郡當他的天下第一郡太守嗎?黃霸一想到這,一陣寒氣從腳升起,渾身涼了個透。

怎麽辦?搞不出政績,擺明就站不穩腳跟,難道就這樣認了嗎?當然不能就這樣認了。這時,黃霸突然想到,大事管不了,小事總可以弄弄吧。對,就這樣,整個好玩的事出來,先讓皇帝高興高興,穩住他先。

黃霸想到了什麽好事?哦,原來是祥瑞。祥瑞,既是變相吹牛,也是變相佐證政績的一個捷徑。按劉病已的認知規律,天下太平,人民安樂,祥瑞才會出現。那麽,如果黃霸發現祥瑞,就能證明天下局面很好,天下好了,進一步說明他這個丞相當得還是可以的嘛。

邏輯很通,做法卻是太膚淺。事實上,黃霸也不想做個膚淺的人,可是他現在日子不好過,聲譽日損,他不得不膚淺一回。所以,他決定上書,向皇帝匯報祥瑞一事。

黃霸匯報的祥瑞,是最近才出現的事。他有理由相信,皇帝劉病已看他上書,肯定會歡天喜地,因為祥瑞就降臨在丞相府。那個祥瑞,是一群從天而降的神雀。

事實上,那不是真的神雀。黃霸並不知道,他已經被人暗算了。

四 一個久違的人

只要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開拓出一條康莊大道。前面講過,在漢朝,敢拍著胸膛說如此大話的人,黃霸算一個,張敞算一個。黃霸的仕途之道,是用錢砸開,然後空手從基層一路搏到中央。張敞也挺牛,祖父一代為太守,父親一輩為光祿大夫,他卻一不等,二不靠,主動到基層工作,也是一路打拼,空手搏高位。不過,就功力而言,黃霸天下第一,那都是公認的。張敞呢,他功力生猛,那也是被公認的。

在霍光時代,張敞就已經嶄露頭角。讓他初顯身手的人,是那個當了二十七天皇帝的劉賀。曾記否,當初劉賀吊兒郎當,好好的長安城,被他當成遊樂園,想怎麽玩就怎麽玩。於是,張敞也看不過去,上了一道諫書,勸劉賀不要老大不小的還玩,該做點於世於己有利的事。

那時,對劉賀來說,不要說奏書,就是天要打他、劈他、轟他,照玩不誤。所以,張敞的奏書,肯定是打水漂了。然而,張敞的上書對另外一個人來說,是很有必要的。

那個人,當然就是霍光。霍光想廢劉賀,苦無幫手,張敞上奏,幫了他一個大忙。張敞上奏後,劉賀不聽,霍光就有話說了。既然劉賀都不聽勸,整天就知道玩,不理政事,那就讓他渾蛋下去吧。

果然,張敞上書的十天後,劉賀就被廢了。劉賀一廢,張敞名聲大震。他因為敢於說話,深受霍光喜愛,不久就升官了,當了豫州刺史。

張敞當刺史的時候,黃霸也在長安混,但是档次還很低。可事實證明,先跑在前面的,未必就是田徑高手,笑在前面的,未必就能笑到最後。不久,張敞就想哭了。

張敞為啥想哭,因為有人要修理他,而修理他的人,竟是一手提拔他的霍光。霍光之所以要修理張敞,是因為他發現張敞這人不是很聽話,經常變著花樣來頂撞,於是決定送張敞一雙小鞋,然後把他打發到函谷關守關,讓他吹夠西北風。

打那以後,張敞就變成了一個大忙人。忙什麽呢?忙著反思。不久,霍光逝世,劉病已大權在握,就把張敞從函谷關召回。劉病已給張敞出了一個條件:我給你升官,你得替我辦件大事。

劉病已的條件是這樣的,我讓你當山陽太守,你幫我搞定那裏的盜賊,然後順便幫我監視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