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汗血馬戰爭(第6/7頁)

第一,後勤系統漏洞百出,補給中斷,致漢軍陷於被動;

第二,缺乏作戰經驗的正規軍;

第三,沒有對西域聯盟的實力作必要的評估。

根據以上總結,劉徹做了以下部署:

首先,赦免勞改犯,繼續征召地痞流氓,讓他們到敦煌郡報到。一年之內,報到人數有六萬人。這些人,全都是自帶糧食而來的。這六萬人,還不包括志願從軍的。為確保後勤補給,準備如下:牛十萬頭;馬三萬匹;驢和駱駝數萬;糧草、兵器,相當充足。

其次,增設五十余位作戰指揮官;增調工程兵若幹。之所以多此一項工程兵,是因為根據可靠情報,大宛首都貴山城中,沒有水井,其用水都是從城外引水。此工程兵的用處,就是準備將大宛河流改道,斷其水源供給。

再次,征調十八萬正規邊防軍,進駐酒泉郡等地待命;同時,為防匈奴偷襲,另派大兵在居延(今內蒙古額濟納旗),休屠(今甘肅省民勤縣東北)等地築城防守。

最後,還沒有忘記做一件事。那就是,任命兩名馬術專家,分別為執馬校尉和驅馬校尉。所謂執馬校尉,就是捕馬指揮官;所謂驅馬校尉,就是護馬指揮官。任用他們,就是沖著大宛汗血馬而去的。

據我觀察,劉徹此次征兵之多,布陣之豪華,是自漢朝立國以來十分罕見的。而他耗巨大血本,押在李廣利身上,只為做一件事:打服西域,掙回漢朝的面子。

我想,李廣利做夢都沒有想到,他會等來這激動人心的一刻。昨天還戰戰兢兢,小命難保;今天卻突然豪情滿懷,志滿意得。突然就覺得,寶劍在手,試問西域群雄,誰還膽敢攔路?

公元前102年,秋天。李廣利率軍再次西征。

同樣的西域,同樣的李廣利,卻是不一樣的氣勢。去年,他走到哪裏,哪裏都是關閉城門,要麽就是放狗咬人。今年,李廣利部隊所到之處,西域各國已經將神經崩得緊緊的。他們早早開城,準備糧食和飲水,漢軍吃多少,都算他們的。

然而,萬事也有個例外。有一個小國,特別牛氣。漢軍到來,其國王睬都不睬,拒絕開城。這個拒絕免費向漢軍供吃供喝的小國,叫輪台國。不開城,簡直就是找死。李廣利冷笑,命令攻城。

事實上,輪台國就是有點找死的味道。漢軍在城外萬聲怒吼,連攻幾天,竟然沒有拿下。李廣利怒了。他命令道,無論采用什麽手段,無論付出多少代價,一定要拿下輪台。

李廣利之所以喊出這話,不是因為他人多,而是他內心有一股深刻的恐懼。他已經沒有退路。劉徹的白花花的錢,不是白花的。劉徹的忍耐也是有限的。總之,他不但要拿下輪台,還要拿下郁成城,甚至整個大宛。

漢軍連攻數日,輪台守不住了。破城之後,李廣利做了一件讓西域心寒膽戰的事:屠城。無論男女老少,殺光。然後,繼續向西挺進。下一個目標,宛國貴山城。

去往貴山城的路上有郁成城。郁成城,或許李廣利一輩子,都無法抹去曾經在那裏留下的陰影。在哪裏摔倒,就在哪裏爬起來。李廣利很想狠狠跟郁成王幹一架。然而,一個念頭馬上閃現,改變了他的想法。

李廣利突然想到,如果一心一意攻打郁成城,萬一久攻不下,無疑給大宛喘氣的機會,延誤了戰機。他想到了一個辦法:跳蛙戰術。

所謂藝術家,靠的全是靈感吃飯。事實上,李廣利此跳蛙戰法,算得上靈感之作。於是,李廣利壓住了復仇的火焰,做了以下布置:分兵兩處,派出一千余軍隊攻擊郁成城,他親率的大部隊,直接壓向大宛心臟貴山城。

先壓住大宛貴山城的先頭部隊,總共有三萬人。李廣利主動發起攻擊,大宛迎戰。李廣利已經準備好一批禮物送給他們。這些禮物,就叫飛箭。滿天的飛箭,像黃蜂似的湧向對方。大宛軍隊鬼哭狼嚎,只得退回城裏。

第二步,圍城。圍城之後,劉徹調來的工程兵派上用場了。這些工程兵的任務,就是替大宛國修改河道,讓他們也嘗嘗斷水停電的滋味。

圍城後,李廣利開始攻城。然而,一個多月四十余日過去了,李廣利還沒有破城。但是,李廣利一點也不著急。他有理由相信,勝券已在手一握。

李廣利之所以自信,是因為大宛王城的河道已經被改了。沒有了水的貴山城,簡直就像一座墓穴。這座古老的城市,將把城裏生生不息的人們,通通埋葬。

果然,貴山城裏已經有人熬不住了,最先叫苦連天的是大宛的貴族。曾記否,當初慫恿宛王殺漢使、奪黃金的,正是這幫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所謂貴族們。他們脾氣很大,面子也很大,但是他們的身體卻特別地不耐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