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張良獻策(第3/4頁)

當劉邦舉目無助時,五好丞相蕭何同志雪中送炭地給他送來了一支軍隊,但是,如果非用一句話來形容蕭何這支部隊的話,那我只有四個字:老弱病殘。

千萬不要嘲笑蕭何,當初劉邦把關中子弟所有壯年都拉出去當了項羽的刀下鬼,蕭何可是砸鍋賣鐵搜腸刮肚,把關中二十三歲以下及五十六歲以上的人湊起來才拉成這支隊伍的。

這支乳臭未幹及遲暮之年的軍隊,我們可以叫他童子軍及老年軍混合的雜牌軍,劉邦正當生死存亡之秋,管他什麽乳臭未幹還是老年軍,只要能打仗就是好軍,劉邦照收了蕭何的禮物。

看著黑壓壓的一片青頭發和白頭發,劉邦心裏多少有了些許自信。但自信不等於實力,項羽的鐵騎還在繼續向西推進,漢軍和楚軍在距滎陽十公裏外的郊外屢次發生遭遇戰,漢軍仍然潰不成軍。

項羽所向無敵,不是因為劉邦手下那幫老殘病弱的爛兵好欺負,而是他擁有一支當時世界上最牛的坦克軍——騎兵。在兵疲馬亂的中原戰場上,項羽這支日可縱橫百裏的鐵騎軍,就像氣勢洶洶的海嘯排山倒海滾滾而來,無論多麽堅固的城墻一樣被他沖垮而去,也正是這支鐵騎軍,前些日子讓項羽有如神助,打進彭城遇佛殺佛,逢妖降妖,無人能擋。

鐵騎軍是項羽一把鋒利的尖刀,要想打退這支尖刀軍,就必須要錘煉出自己的尖刀。劉邦立即著手組合自己的騎軍,這個光榮而驕傲的任務就落在了灌嬰身上。

其實,大家開始推選鐵騎人選時,並沒有選到他,而是秦國人李必和駱甲。但是,李必和駱甲因為出生地特殊,害怕楚兵不服從指揮,只好推辭職責,劉邦想來想去,只好臨時派灌嬰主持騎兵團,由李必和駱甲任指揮官。

騎軍組成後,劉邦終於有了一件像樣的防身武器。這才是真正的劉邦,他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迅速跌倒,也能迅速爬起戰鬥。有了鐵騎這把鋒利的尖刀放在枕邊,劉邦不但不怕項羽追擊,反而渴望積極迎戰,讓項羽的坦克團來得更猛烈些吧,看看是他的刀利還是我的刀準。

遭遇戰再次不可避免地發生了。地點,滎陽東。灌嬰橫刀立馬,眺望著滾滾紅塵,萬馬奔騰的楚軍像開閘之洪水,卷著轟鳴大地的震聲向漢軍撲來。

近了,近了,更近了,楚軍像躲藏在迷霧背後的妖孽從天而降。對於這天,灌嬰已渴望許久了,只見他高高地舉起砍馬刀直插雲頂,他突然怒吼一聲,殺!

殺聲再次震撼大地,遠遠地傳到了滎陽帳下。劉邦從容閉目細聽,刀光劍影像放電影一般在他的想象中不斷地放映,他仿佛聽到了灌嬰的砍馬刀嗖嗖地劃過空氣砍破楚軍的聲音。

事實也證明了劉邦的想象。這是一次成功的反襲擊戰,漢軍不但大敗楚軍,更是怒氣沖天地殺出了漢軍軍威。灌嬰載功而歸,戰士們臉上洋溢著驕傲和光榮的神情,劉邦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這勝利來得太不易了,從彭城到滎陽,輾轉半個中國,項羽像猛虎撲狼一樣不肯放過一次進攻,今天終於讓人大可放心地緩一口氣。

滎陽東大捷,劉邦打亂了項羽西進的腳步,他決定駐軍滎陽,以滎陽為反攻中原的據點。同時,又修了一條甬道直通黃河渡口,通向了敖倉。敖倉,秦政府在滎陽北敖山所建糧庫。劉邦背靠這麽一座巨大糧庫,即使天崩下來他也不怕了!

正當劉邦恢復元氣準備大幹一場時,讓人意外的是漢軍內發生了一起內訌。這場內訌的主角一方是周勃及灌嬰,不用猜都知道,另外一方正是他們極不順眼的斯文書生陳平同志。

前面說過,周勃和灌嬰早就對陳平不滿了,所以鬥爭將不可避免。

權位從來都具有排他性,它更是某個政治圈子裏不容侵犯的權益。對於陳平當諸將護軍這事,周勃等人還耿耿於懷,這個職位應該留給他們這幫出生入死的武將兄弟,憑什麽把一個陌生人像一根楔子一樣釘進了他們這個武將集團,這不但讓人難受,更讓人覺得滑稽!

劉邦這個出人意料的人事安排一點都不幽默,這不僅是一場周勃和灌嬰與陳平同志的爭執,更是漢軍大部分未得利益者的武將與既得利益者的文官的鬥爭,既然如此,就讓冷戰結束,用一場熱賽來證明孰強孰弱吧。

周勃和灌嬰首先聯合起來發起了攻擊。為了這一天,他們早就做了精心準備,搜集到陳平兩大人生政治汙點:第一,陳平與其兄嫂通奸;第二,陳平受賄。

準備好告狀材料後,周勃和灌嬰便跑到劉邦跟前,準備拆陳平的台:

漢王,您千萬別被陳平美麗的外表迷惑了,他盡管長得帥,肚子裏未必有真東西。我聽說陳平以前在老家曾經跟他嫂子有過一腿,後來投奔魏咎,魏咎不容他,於是投項羽,又混不下去,最後就投奔您來了。